五个月女婴,便利不畅,次多量少,腹满胀气,按之即哭,形神萎倦,纳差恶心,小溲短少,体温稍高,舌红口炎。二诊见舌光干而淡红,形神萎靡,汗出,纳少作恶。三诊便下清谷,舌光津少而质淡,体温反低。四诊泄利见粪,有不化粘质,腹部虽满,按之尚软。五诊大便泄利次数减少,小溲通长,腹部亦软,形神转振,胃气亦和,舌光淡红。中医辨证为阴阳两伤,病因从热利转变而成,病机为阴津已伤,阳气亦衰。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症状及体征。
热邪未清中毒性消化不良伤阴耗液脾运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个月,女性。主要症状为便利不畅、腹满胀气、形神萎倦、纳差恶心、小溲短少、体温稍高。病程较长,泄泻持续多日。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阴阳两伤。病因病机为热邪未清、阴分已伤,中焦气机不畅,元气大惫,伤阴耗液,阳虚之象。望诊见舌红、舌光干、舌光津少、舌光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泄利次数多、腹满胀气、形神萎靡、汗出、纳少作恶、体温反低。切诊未明确提及脉象。
热邪未清中毒性消化不良阴伤阳伤
查看详情 →
男,59岁,慢性腹泻7年,左下腹痛,裹急后重,大便乾则成球,稀则有脓样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湿热积滞,便常规RBC8~10,WBC25~30。
热邪未清慢性腹泻湿热积滞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素体虚弱,1周前感冒,头晕,左耳鸣,高热不退。现症包括四肢困痛、咳嗽气紧、口干唇焦、鼻塞干燥、恶心嗳气、食欲减退、大便干、小便黄。舌苔白燥少津,脉浮而数。中医诊断为外感风热灼伤津液之证。望诊见舌苔白燥少津,切诊见脉浮而数。二诊时头晕不清,耳鸣,口干苦,食纳不佳,大便稍干,舌苔白燥,脉不浮略数。诊断为表解热退,胃津受伤之证。
热邪未清外感风热津液受损表邪未解
查看详情 →
柴某,男,22岁。高热寒战,体温39.5℃,头痛如裂,食欲呕吐,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口苦而渴,小便黄,大便干,两日未行。舌苔腻中心焦黄,脉浮数。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触犯暑热,波动肝风,热窜心包,直入营分。舌苔腻中心焦黄,脉浮数。舌心焦黄已退,呈遍布性黄腻,脉渐和缓。
热邪未清暑温夹风营分热盛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10岁,主诉麻疹后出现左手发麻,逐渐发展至双脚麻木软弱,不能步履。体征见两下肢肌肉萎缩,腿软不能站立,口干而渴,牙齿枯燥。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而数。诊断为温病后邪热久恋,灼伤肺胃之阴,津液不行,筋失所养之痿证。
热邪未清痿证肺胃阴伤津液不行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主诉半月前持续高热伴腹泻,现病史示午后寒战壮热无汗,体温41℃,肢节酸沉,怠倦,鼻塞,腹微满,白睛发黄,口苦而粘腻。体征示脉濡数,苔黄腻,舌质略红,肝大肋缘下1指半。诊断为旧有温热未尽,新寒外束,表气郁闭,里气壅遏。四诊信息包括舌质略红、苔黄腻、脉濡数。
热邪未清湿温证肝炎黄疸
查看详情 →
结毒、音闪不扬、腐定、空处未长。火势燎原,热未清而阴气先伤。舌象未详,脉象未提。病程较长,病情由实热向虚热转化。中医病名为结毒,证型属热毒壅盛、阴伤津亏。病因病机为火毒炽盛,耗伤阴液,致腐烂难愈。
热邪未清火毒炽盛阴液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时邪愈而未复,口渴,便秘,肌热灼手。舌苔垢糙,脉大而数。辨证为时邪未尽,热邪未清。
热邪未清时邪未尽口渴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主诉肝风眩晕病史及嗜酒史,突发鼾声大作,喉中痰鸣,呼之不应,颜面抽搐,左侧肢体不能活动。面色红赤,呼吸气粗,痰鸣,左半身不遂,脉弦滑有力,舌质红,苔白中心黄厚。辨证为痰火肝风闭窍之中风中脏腑重证。
热邪未清中风中脏腑痰火闭窍肝风炽盛
查看详情 →
患者颈腮掀肿渐消,晨起牙宣吐血,口渴不寐。心营肺胃热邪未清。舌苔浊黏。脉象未提。
热邪未清牙宣吐血口渴纳食舌苔浊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