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周身出现对称串珠状皮下结节,推之可移,按之坚硬,皮色不变,无疼痛。中医病名:痰核。证型:湿痰流注。病因病机:湿痰内伏,遏阻阳气。舌苔薄白,脉象缓。
痰浊内伏痰核聚结正气不足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岁,男性,主诉咳嗽1周余。病程为1周,有哮喘宿疾,每年频发。中医病名为哮证,证型为肺脾两虚,痰浊内伏。体征包括面色少华,纳谷欠馨,动辄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症状包括偶咳有痰,痰白质黏,喷嚏稍作。
痰浊内伏哮喘肺脾两虚面色少华
查看详情 →
患者11岁,女性。主诉为昼间一时性失神,持物落地而不知,约1分钟后恢复。病程自6岁起。中医病名为阴痌,证型为痰浊内伏,心脾气虚。诊脉细弦,舌淡红,少苔,面色不华。神志正常。主要症状包括失神、胆小易惊、烦躁不安、夜眠易惊醒、不欲饮食、大便偏稀。
痰浊内伏痌证心脾气虚
查看详情 →
范某,3岁,咳嗽喘促,喉中哮鸣,憋气难以平卧,病程1年,发作4天。喘促痰鸣,面色青暗,口唇紫绀,舌质紫暗,苔腻而润。证属痰浊内伏,气滞血瘀,痰瘀交阻。
痰浊内伏哮喘痰瘀交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反复哮喘3年余,形体虚胖,面色少华,少气懒言,汗出较多,动则尤甚,纳谷欠馨,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澹,苔薄白略腻,脉细。哮喘,缓解期,肺脾肾虚,营卫失和。面色微红,舌质澹,苔薄润,脉沉细无力。
痰浊内伏哮喘肺脾肾虚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男,45岁,疲惫乏力,体重减轻,低热盗汗,胸痛干咳,周身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70多枚,边缘清楚。痰核之证。舌苔滑腻,脉象细滑。结核菌试验及血沉正常,胸透提示两肺门淋巴结肿大。
痰浊内伏痰核之证气阴两虚低热盗汗
查看详情 →
11岁男童,主诉昼间一时性失神,持物落地而不知,约1分钟后恢复。平素胆小易惊,烦躁不安,夜眠易惊醒,不欲饮食,大便偏稀。诊脉细弦,舌淡红少苔,面色不华。诊断为阴痫,病因病机为痰浊内伏、心脾气虚。
痰浊内伏阴痫心脾气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哮喘反复发作10余年,发病于5岁,因受冷感冒失治,病情逐年加重,常因受寒或劳累诱发,夜间好发。形体消瘦,面色白少华,口唇发绀,喉间痰声漉漉,呼吸短促,痰稀多泡沫。舌澹胖苔薄白根厚腻,脉小数。诊断为哮喘,证型为肺肾两虚型。病机为痰浊内伏,复感新邪,肺失宣肃,病久累及脾肾,肾虚阳衰为主。
痰浊内伏哮喘肺肾两虚气郁痰壅
查看详情 →
11岁女性患者,主诉哮喘加重3个月,咳嗽喘促,痰多白黏,鼻塞鼻痒,喷嚏流涕,咽部充血,左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舌苔薄白,脉细数而滑。中医诊断为哮喘、鼻鼽。病机为痰浊内伏,外感诱发。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喘、鼻部症状,切诊脉细数而滑。
痰浊内伏哮喘鼻鼽肺脾肾虚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反复气急10余年,发病年龄5岁,发病诱因受冷感冒失治,病程中发作频次由每年2~3次增至近年来常因受寒或劳累发作,好发于夜间。面色澹白少华,舌澹胖,苔薄白根厚腻,脉小数。哮病,肺肾两虚证。喉间痰声辘辘,呼吸短促需张口抬肩,口唇发绀,痰稀多泡沫。
痰浊内伏哮病肺肾两虚证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患者,主诉顿咳连声50余天,咳时气粗面赤,曲背弯腰,脉络怒张,咳后喉发吼鸣,吐浊痰甚多。体征见脉濡缓,舌质红,白腻苔。中医诊断为顿咳,病因病机为初感风寒、肺气不宣,兼因脾失健运、痰浊内伏。
痰浊内伏顿咳肺气不宣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哮喘反复发作10余年,发病5岁,因受冷感冒失治成宿疾,发作频,诱因受寒劳累,好发夜间,形体消瘦,面色皖白少华,喉间痰声漉漉,呼吸短促,口唇紫绀,痰稀多泡沫,舌澹胖苔薄白根厚腻,脉小数,诊断为哮喘(支气管哮喘),证型肺肾两虚型。
痰浊内伏哮喘肺肾两虚气郁痰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8岁。宿患支气管哮喘5年,冬季加重,秋季发作,喘息,喉间痰鸣,晨咳。舌淡白,苔白滑,脉稍弦有力。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证属风寒外感,营卫不和,痰浊内伏。
痰浊内伏支气管哮喘风寒犯肺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反复抽搐发作伴意识丧失2年,发作时恶心欲吐,突然意识丧失,两目上视,口吐白沫,四肢强直,约3~10分钟后神清痉止,随即入睡。脑电图示异常脑电图伴痫性放电。现症见性情急躁,食欲不佳,时头晕,舌苔薄黄腻。中医诊断痫症,辨证为痰火内蕴,心肝失治,痰浊内蕴,神明失主。望诊见舌苔薄黄腻,切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抽搐发作、性情急躁、食欲不佳、时头晕。
痰浊内伏癫痫痰火内蕴心肝失治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胸闷气喘数年。中医诊断哮证(冷哮),证型为冷哮。病因病机为喘促日久伤肺损肾,痰浊蕴伏于上,脾肾亏虚于下。舌暗,苔白,脉濡滑。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胸闷,动则气喘尤甚,夜难平卧,纳差,唇绀。
痰浊内伏哮喘冷哮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