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8岁,女性。胃痛5年,加重半年,伴饱胀、嗳气、便秘、身困乏力、畏寒肢冷、痛经、崩漏、白带多。脉沉细无力,舌质澹、苔白腻,体胖大、齿痕,舌脉瘀。中医病名包括胃脘痛、痛经、崩漏、带证。证型为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湿浊下注、气滞血瘀。望诊见体胖大、齿痕、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饱胀、嗳气、便秘、痛经、崩漏、白带多。切诊见脉沉细无力、舌脉瘀。
痛经气滞血瘀胃痛崩漏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痛经10年,右下腹疼痛频发,经期加重,性交后疼痛加重,白带量多清稀,面色萎黄,体乏无力,少气懒言,胃纳不佳,腰骶部坠胀疼痛。舌质暗淡,脉沉细。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产后伤精耗气,气虚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气血化生乏源,瘀阻脉络。
痛经气虚血瘀白带量多盆腔淤血综合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痛经10余年,身困乏力,腹胀满,纳差,胃脘隐痛,大便头干后溏,面色萎黄,白带多,经前乳房胀痛,行经时腹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小腹下坠,腰酸困,月经量多,色暗有血块,淋漓7~9天净。舌质淡,苔厚腻,舌体胖大有齿痕,脉细。证属气虚血瘀、统摄无权。病因病机为脾虚湿阻,气血乏源,气虚则血瘀,瘀则不通而痛。
痛经气虚血瘀脾虚湿阻统摄无权
查看详情 →
女,45岁,素体虚弱,倦怠乏力3年余,气短头晕,心悸少寐,月经量多,经期7~10天,行经腹痛剧烈,经水黯淡夹血块,伴腰酸,白带多,下腹部有肿块,面色无华,舌淡胖、边尖有瘀点、苔白,脉细涩,辨证属气虚血瘀,诊断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痛经。
痛经气虚血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胃痛5年,加重半年,伴饱胀、嗳气、便秘、身困乏力、畏寒肢冷、痛经、崩漏、白带多。中医病名包括胃脘痛、痛经、崩漏、带证。证型为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湿浊下注、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澹红、薄白苔、体胖、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痛、痛经、崩漏、白带多、畏寒肢冷、便秘等。切诊见脉沉细。
痛经气滞血瘀胃痛崩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