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女性,月经不调,周期不定,经量少,婚后5年未孕。肾阳不足证。舌澹红,苔薄白,脉弱。无排卵不孕,病机属肾阳不足,肾精亏虚,冲任失养。
肝肾同源月经不调肾阳不足不孕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7岁。腰背部疼痛4年,加重2周,酸软无力,腰部活动不利,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浮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澹,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骨痿证(脾肾亏虚)。脾肾亏虚,精微不输,骨松不健。腰椎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体征示胸腰段棘突压痛、叩击痛阳性,腰椎活动不利,双下肢肌力正常,膝腱、跟腱反射减弱。
肝肾同源骨痿证脾肾亏虚肾阳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高血压病程8个月,血压波动在160~170/90~100mmHg。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抑郁寡欢、性情急躁、夜寐不安、两胁作痛、经前乳房发胀、恶心欲呕、厌食油腻、纳谷不馨、心悸、腰痛、足跟痛。舌体胖质红,苔薄白润,脉虚弱无力。中医诊断为木郁乘土,浊气上逆。
肝肾同源高血压肝郁乘土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51岁,绝经后1年,头晕心悸,胸闷气短,肢怠腰酸,夜寐不酣,悲伤欲哭,健忘,便溏。舌澹红体胖齿印,苔薄,脉细缓。中医病名:绝经前后诸症,证型:心脾不足兼肾亏。病因病机:肾虚为本,心脾两虚为标,精血不足,阴阳失衡。
肝肾同源更年期综合征心脾不足肾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出现肾虚冲逆怔忡症状,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肾虚奔豚,证型为肾虚肝郁,病机为肾不养肝,气失摄约,冲脉动则诸脉皆动。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心慌意乱、跳跃如梭,病史涉及情志变化及六淫所伤,脉象未提及。
肝肾同源肾虚冲逆心悸怔忡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经期腹痛,鼻衄,呕血,曾闭经6个月,末次月经量少,伴头痛、心中烦热、少腹胀满、腰痛、口渴喜饮冷。舌苔薄黄,左脉细弦,右脉细弦数。病属肝郁气盛,火性炎上,迫血妄行,逆经。舌苔薄白,脉细弦数。舌质澹,苔薄白,脉沉弦。脉细数。
肝肾同源经血过多肝经郁火肝火上逆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提前2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属“崩漏”。脾虚肝郁肾虚证。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月经初潮1年余,经期不规律,近2月经量明显增多。超声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
肝肾同源月经不调脾虚肝郁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眩心悸,有时怔忡。肝阳上升,水不涵木,阴血不足,阳气亢逆,木气不舒。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弦细。营血不足,脾胃虚弱,痰浊内生。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同源,阴血不足,阳气亢逆,木气不舒。
肝肾同源头眩心悸怔忡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双眼视物不清、胀痛2个月余。双眼黄斑变性,眼压高,慢性肝病史10年。舌红,苔黄厚腻,脉沉细。中医辨证为目昏,证型为气虚肝热。病机为气虚气化失司,水湿壅滞,清阳不升,肝热目干。
肝肾同源目昏气虚肝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反复头晕5年,再发加重1周。刻下见头晕、腰膝酸软、耳鸣、精神不振、两目干涩。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肾精不足证。病因病机为肾精不充,清窍失养,虚热内扰。病机涉及肾精不足,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虚热内扰。
肝肾同源肾精不足虚热内扰清窍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怒则太阳作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头痛,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久怒伤肝,肝肾同源。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肝肾同源肝火上炎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突发右侧腰腹刀绞样剧痛伴肉眼血尿8小时。急性痛苦面容,右中腹压痛,右肾区叩击痛。尿检红细胞(++), 白细胞(+)。腹部B超示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右肾盂积水。肾绞痛。病因病机为结石阻滞,气机不利。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肝肾同源肾绞痛肾结石肾盂积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