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痿证(骨质疏松症)案
病情概述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证范畴。《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嵴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一诊
患者信息:解某,女,67岁。
就诊时间:2010年8月2日
主诉:腰背部疼痛4年,加重2周。
既往史:曾到长春市某医院就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给予“益盖宁”治疗,病情时有反复。
现病史:腰背部疼痛,酸软无力,腰部活动不利,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浮不华,气短,神疲乏力。
舌象:舌澹,舌体胖大,苔薄白
脉象:脉沉细
体征:步入诊室,胸腰段棘突间及棘突左右两侧压痛、叩击痛阳性,腰椎活动不利;双侧股四头肌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双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挺腹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
辅助检查:胸腰椎X片:胸腰椎骨质呈疏松改变,骨密度降低。腰椎及双髋骨密度测定示:骨质疏松。
中医诊断:骨痿证(脾肾亏虚)
西医诊断:骨质疏松症
治则治法:健脾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