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左面痛10余年。病程长。中医病名面痛,证型虚证。病因病机为年老久病气血阴阳亏虚,面部筋脉失去濡养,不荣则痛。望诊面色消瘦,舌质暗红,苔少白。闻诊未提及。问诊面痛持续发作,日轻夜重,张口说话诱发疼痛。切诊脉沉数,结代。
肾主骨三叉神经痛气血亏虚阴虚
查看详情 →
男子齿根出血盈盆,一月一发。齿衄。阳明热甚,气火上逆。面色红,舌红,脉数。饮酒史。冲任二脉附阳明,阳明气血俱多。
肾主骨齿衄胃热气火上逆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体质量明显下降。肋骨、胸椎多发异常浓聚灶,食欲欠佳,嗳气矢气多。舌质紫,苔淡黄薄腻,脉小弦滑。痰瘀郁毒内蕴。舌苔黄腻,质黯紫,有裂纹。脉小弦滑。病程较长,MRI示多发性转移瘤及椎体压缩性骨折,CT示肋骨多发性溶骨性破坏。
肾主骨多发性骨髓瘤骨痹痰瘀蕴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为左胫骨骨折五个月。X线检查示左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陈旧性骨折,断端无骨痂生长,诊断为左胫骨粉碎性骨折并发迟缓愈合。局部无明显异常色泽,舌象未提及,声音与气味未描述。问诊提示骨折病史及治疗经过。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胫骨骨折迟缓愈合,病因病机为骨折后骨痂生成迟缓,可能与骨本身因素及处理不当有关。
肾主骨胫骨骨折迟缓愈合肝主筋
查看详情 →
李兴培,男,1939年生。临床实践经历丰富,涉及多种疾病治疗。曾参与梅毒、麻风治疗,运用针灸及中药治疗风寒湿痹、脾胃病、强直性嵴柱炎、腋下窦道、小儿麻痹后遗症、甲状腺囊肿等病症。治疗中结合针灸、中药外敷及内服,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特点。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肾主骨强直性嵴柱炎甲状腺囊肿脾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右臀及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病程2天。右臀部及右下肢疼痛重着,痛处固定,肌肤麻木不仁,倦怠乏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局部皮肤不红不肿。面色略黄,偶有头晕、头胀。舌象厚澹白,苔白腻,脉沉滑。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4字征阳性。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风寒湿痹兼脾虚痰阻。
肾主骨痹证风寒湿痹脾虚痰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