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血虚+心脾血虚

患者女性,36岁。主诉食少、消瘦15年,右上腹痛二年半,加重一年。病史显示长期胃脘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体力衰弱、心慌、气短、头晕、乏力、身体瘦削,右上腹绞痛伴蛔虫,胁、腹胀痛,食欲差,大便干稀不定。体征见面色萎黄,唇舌淡,苔薄白,语言低微,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血虚、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横逆,胃不和降。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语言低微。
心脾血虚肝胃不和肝气横逆胃不和降
查看详情 →
汪某,女,25岁。主诉经痛、白带甚多、性交后小腹疼痛。病程7年。中医病名:带下病、经痛。证型:心脾血虚、肝肾相火有余、中气不足。病因病机:饮食精微不能化生气血,败浊下注。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经痛、白带多、性交后腹痛。切诊:脉弦细带数。
心脾血虚经痛白带多相火有余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主要症状包括鼻衄、牙衄、下肢青紫瘀斑、腹痛、纳食不甘、面色皖白、精神萎靡、头晕心悸。舌苔薄白,舌质澹红,脉濡无力。中医诊断为血虚紫癍,证属心脾血虚,病因病机为失血过度,脾失统摄,瘀斑集中于下肢,面色不华,腹痛舌澹脉濡。
心脾血虚血虚紫癍脾失统摄腹痛隐隐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头目眩晕,健忘失眠,神疲乏力,病程较长。脉沉细无力,舌淡少津。诊断为心脾血虚,髓海失养。
心脾血虚髓海失养头目眩晕健忘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悸不安、胸闷隐痛2年余,加重半个月。临床表现包括心悸不安、气短乏力、胸闷隐痛、头晕目眩、失眠多梦。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胸痹心痛、不寐。证属心脾血虚,心脉瘀阻型。舌暗澹少红,脉沉细缓、偶结代。病程2年余,病因病机为劳伤心脾,气弱血虚,思则气结血滞,心脉瘀阻,心神不宁。
心脾血虚心悸不安胸闷隐痛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头晕目眩5个月,发病诱因与学习紧张及精神刺激有关。症状包括头晕、闭目、旋转感、晕倒、恶心、呕吐、心烦、心悸、面色苍白、目涩、多梦。血压100/50mmHg,脑电图正常。诊断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舌澹、苔薄,脉沉缓。病程中出现心脾血虚表现,四肢发冷,纳食减少。
心脾血虚眩晕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全血下降20余年,疲乏加重伴牙龈出血1个月。疲乏、牙龈出血、咽部不适、口苦、眼涩、动则易汗、腹胀。面色澹黄少华,舌质澹,边微红有齿痕,苔薄滑,脉沉弱。诊断为心脾血虚、脾不统血、肝肾不足。
心脾血虚虚劳脾不统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34岁,房事之后晕厥,持续一个月余,面黄肌瘦,心悸气短,纳差,胸闷,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证属心脾血虚。
心脾血虚交媾晕厥面色黄瘦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三十余岁女性,症见吐血、心悸、腹痛喜按、恶食、微恶风寒。诊断为心脾血虚。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声音低微,气味未提。病程自四月至七月,反复下痢赤白,胃肠黏膜受损,气血耗伤。脉沉弱。病因包括长期下痢及服长春观药物伤及胃肠。病机为气血亏虚,脾不统血,血逆上溢。
心脾血虚肠黏膜积垢胃肠黏膜戕伐气虚表阳不足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眩晕伴心悸气促、身倦、月经后期、白带多质稀、小腿肌肉痠痛。舌质淡,脉虚细。诊断为眩晕,证属脾虚失运,气血亏虚,心失所养。
心脾血虚眩晕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