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女,72岁,上腹部隐胀不适3年。脾胃虚寒,肾阳亏虚,兼有气机阻滞。面色渐红润,舌淡苔白,脉沉细。腹胀,恶心欲呕,右上腹隐痛,喜按,大便干。胃瘫证,脾胃亏虚,气机不畅。
虚劳病胃瘫证脾胃虚寒肾阳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双下肢麻木伴全身淋巴结肿大1月余。中医病名虚劳病,证属气血亏虚,阴损及阳。病损及五脏六腑,脾胃亏虚,气血化生乏源,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纳少眠差。舌淡红,苔白厚,脉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盗汗消瘦。皮肤瘙痒,多毛,右侧胸胁疼痛,胃脘胀痛,大便干结。
虚劳病气血亏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包括面色皖白、脸唇龈舌俱然、周身浮肿、多汗心悸、口鼻时衄、微咳气弱、头眩耳鸣、倦怠乏力、腰重肢肿。病程有年余。中医病名为虚劳,证型为气血阴阳营卫诸不足。望诊见面色皖白、唇舌色粉软。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浮肿、咳弱、汗出心悸、衄血、耳鸣、腿肿。切诊脉象细而弱。
虚劳病气血不足阴阳亏虚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女性。纳少乏力,骨蒸,潮热22年。全身骨节蒸热,尤以关节为着,遇外感加重。面色暗澹无华,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虚劳病,证型气血双虚,脾胃气虚证。望诊面色暗澹无华,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纳少、乏力、骨蒸、潮热。切诊脉沉细无力。
虚劳病气血双虚脾胃气虚阴虚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消瘦乏力,鼻腔出血反复发作2年余。病史中见四肢酸软无力,头晕盗汗,骨蒸潮热,梦遗滑精,饮食减少,面色苍白。现症见身瘦形羸,面色苍白,两目少神,四肢酸软无力,头晕盗汗,骨蒸潮热,梦遗滑精,饮食减少,鼻腔不断出血。诊脉沉细而弱,舌淡无苔。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型虚劳病。病因病机属阴阳两虚,气血亏虚,骨髓失养。
虚劳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阴阳两虚骨髓衰竭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周身乏力,闭经4年。病程4年,因产后大出血致闭经,消瘦乏力,畏寒,阴毛脱落,恶心呕吐。体征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头发稀少,乳房干瘪,外阴发育不良,下肢水肿阴性。中医诊断虚劳病,心脾两虚证。病因病机为气血双亏,脾失统血,心失所养。舌脉未提,四诊信息中望诊见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头发稀少、乳房干瘪、外阴发育不良,闻诊未提,问诊见乏力、闭经、畏寒、恶心呕吐,切诊未提。
虚劳病心脾两虚证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昏厥反复发作20余年,每遇劳累或情绪紧张复发。头晕耳鸣、纳差、口干口苦、胸闷便溏、腰痛尿频、手心发热、自汗、心烦、失眠。舌质澹,苔白厚,脉弦滑。中医诊断虚劳病,心脾两虚证。
虚劳病心脾两虚脾胃虚弱水谷不化
查看详情 →
男,47岁,乏力感一个月余,活动后易疲劳,休息不能缓解,头晕气短,倦怠懒言,食少纳呆,偶有吞咽痛伴恶心,夜寝难眠。舌质淡暗有瘀斑,苔白腻稍有齿痕,脉沉细弱微涩。虚劳病,脾肾两虚型。
虚劳病脾肾两虚气血亏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女,45岁,纳差,畏寒肢冷1年,表情淡漠,腹胀,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月经量少,二便调,夜寐可。虚劳病,脾肾阳虚。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
虚劳病脾肾阳虚畏寒肢冷纳差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嗜睡1月余,疲倦乏力,萎靡不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面黄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诊断为虚劳病,病机为阴阳失和、气血不足。
虚劳病气血不足阴阳失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