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肝肾不足

29岁女性,月经周期29天,经量少,经色浅澹,有块,经前乳房胀,白带不多,无鼻衄。脉细数,舌苔薄黄。辨证为肾虚血瘀。病史包括宫外孕手术,右侧输卵管切除,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孕2次,流产2次。末次流产日期1998年6月30日,末次月经日期1998年12月27日。
肝肾不足肾虚血瘀胞宫瘀滞脾虚血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经潮量多,下肢瘀斑10余年。面色萎黄不华,苔薄腻,质澹偏暗,脉细弱。月经初潮量多如崩,经行口鼻目睛出血,口干口臭,身半以上发热,腿足发冷。二诊见苔黄薄腻,舌质暗,脉细数。三诊见苔黄薄腻,脉细。四诊见苔黄薄腻,质红偏暗,脉细。五诊见苔黄薄腻,质暗红,脉细。血小板减少症,中医病名血证、崩漏,证型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瘀热伤络,冲任不固;血热妄行,冲脉失约,血虚阴伤;阴阳并调,凉血化瘀,佐以固冲止血;补益肝肾,凉血止血,标本兼顾;肝肾不足,阴虚络热,瘀热动血,血失归藏。
肝肾不足血小板减少症气阴两虚瘀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主诉胃酸过多、胃痛、大便燥结、劳累后大便潜血。舌淡苔白,脉沉弦而细。诊断消化性溃疡,肾虚。病程未明确。面色未提及,舌象舌淡苔白,脉象脉沉弦而细。病机未明确提及。
肝肾不足消化性溃疡肾虚胃阳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多,伴头晕眼花。病程两年。中医病名为暴崩,证型为冲任虚损,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不能固摄。面色晦白,舌淡,苔薄,脉细涩。
肝肾不足功能性子宫出血冲任虚损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12周岁女性,月经过频过多,经色鲜红夹血块,腹微痛,汗多疲乏,腰酸,烦热口干,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中医诊断血崩,辨证肾阴未固,阴虚内热。舌澹红,舌尖稍赤,苔薄白,脉细滑略数。
肝肾不足血崩肾阴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21岁,月经周期紊乱,出血量多如崩,伴有血块,腰腹坠痛,腿部痠楚,心悸气短,精神疲倦,两颧潮红,饮食少。舌质澹,苔净,脉沉弱无力。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虚型。病程六年,气虚下陷不能统血,气血两伤。
肝肾不足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虚下陷气血两伤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血精五月,睾丸隐痛,口干,溲黄。肝炎史。脉弦滑而数,舌澹苔薄。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瘀热下注。病因病机为龙奋于泽,瘀热下注,迫血妄行。
肝肾不足血精瘀热下注迫血妄行
查看详情 →
女,37岁。月经量多伴头昏、疲乏2年余。月经淋沥不尽,经期8~10天,多则20天不尽。体虚易感,腰困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气不摄血,冲任不调,心脾两虚,肝肾不足。
肝肾不足缺铁性贫血气不摄血冲任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月经延后,经量少,色淡,腰酸,失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养。中医病名月经病证,证型肝肾不足。病因病机肝肾不足,血虚。望诊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月经延后,经量少,腰酸,失眠。切诊脉细。
肝肾不足月经延后冲任失养舌淡红
查看详情 →
患者曾患流产,近孕3个月下血,少腹作痛,腰痛,脉缓滑。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妊娠气血不固,冲任不调。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有流产及妊娠出血。
肝肾不足胎漏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性别女。主要症状包括两目干涩昏煳、腰酸、面额青色、午后浮红、鼻炎病史、气道痰沫、头痛、小便排量少、足踝浮肿、咳嗽有痰、鼻流黄涕、右侧腰酸、眼眶色青、面浮肿、舌质红、舌苔薄微腻或不华而褐、脉细数或小数、动则易汗、脉弦细或沉细。中医病名涉及水肿、虚劳,证型包括肺肾同病、肺肾两虚、肝肾不足。病因病机涉及肺肾功能失调、久病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症状描述及病史。
肝肾不足慢性肾炎肺肾同病肺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月经量多,色黯有块,少腹疼痛,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眠纳俱差,舌苔薄白,脉细涩。中医病名崩漏,证型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气虚血瘀,冲任失固。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月经量多、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眠纳俱差,切诊脉细涩。患者41岁,行经27天仍滴沥不尽,乏力,头昏,腰腹困痛,口干,心烦,眠差,黄带多,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细数。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冲任不固,湿热俱盛。望诊舌质澹红,苔薄黄,切诊脉沉细数。
肝肾不足崩漏心脾两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