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5岁,双下肢自臀部以下疼痛10余年,入夜为甚,伴心悸气短,畏寒怕冷,月经量少,小便色澹,大便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寒邪凝滞,络脉不通。
气血不足脾肾亏虚寒邪凝滞络脉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大便下血,血色鲜红,伴有全身乏力、少气、口唇淡、面色白。病程半月。中医诊断为血虚气弱,病因属络脉损伤,血出后阴。望诊见口唇淡、面色白,问诊见乏力、少气,切诊见脉虚弱。
气血不足大便下血血虚气弱脉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尿频,白天见水即欲小解,夜间小便3~4次,腰府酸楚。病史中提及幼年遗尿,十余岁因生气昏厥,手、口唇发麻,小声哭闹,甚则昏厥,平素胸闷叹气,月经不调。中医诊断为肾虚不固,气血两亏,肝气郁结。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尿频、腰酸、情绪异常、月经不调,切诊未明确描述。
神经性尿频肾虚不固肝气郁结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孙某女,31岁。产后身痛6个月。肩关节疼痛,后背发紧,腰部不适,周身畏风怕冷,寐差,多梦。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产后身痛。气血两虚,风寒外袭。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阳虚血弱,风寒之邪乘虚袭入,筋脉拘挛而疼痛。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故全身畏风怕冷。督脉阳气不足,风寒之邪客之,后背发紧,腰部不适。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寐差梦多。
产后身痛气血两虚风寒外袭筋脉拘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左侧肢体麻木胀痛1年,兼颈胀背痛,常发口疮。舌澹,苔薄白,脉细。诊断为气血虚衰,经络痹阻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瘀血阻滞,脑脉失养。
中风先兆气血虚衰经络痹阻舌澹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大便下血,血色鲜红,伴全身乏力、少气、口唇淡、面色皖白。病程半月。中医诊断为便血。证型为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络脉损伤,血出后阴,血虚少则无以华色,血虚则气失其载,气血不足。脉象虚弱。
气血不足大便下血血虚阴络损伤
查看详情 →
女,33岁,主诉大便下血,血色鲜红,全身乏力,少气,口唇淡,面色白,脉虚弱。中医病名:便血。证型:络脉损伤,血出后阴。病因病机:阴络损伤,血溢络外。望诊:口唇淡,面色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大便下血,全身乏力,少气。切诊:脉虚弱。
大便下血血虚气虚乏力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头晕、动作迟缓、两手震颤4个月,走路不稳1个月。步态慌张,面部面具脸,语言迟钝,双上肢震颤,肌肉强直,双下肢浮肿,纳少。舌澹苔少,脉悬细弱。证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气血不足帕金森病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面色萎黄,身倦乏力,腰腿酸软,纳呆,心悸失眠,形体消瘦。肾精亏损,心脾两虚,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澹,脉滑虚大,舌质澹,苔薄白,脉虚。
气血不足虚劳肾精亏损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头目眩晕,伴肢体抖动,心悸惕惕,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瘀血阻滞,清阳不升。望诊面色萎黄少华,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胸闷心慌,胃脘不适。切诊脉细软。
气血不足眩晕瘀血阻滞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