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8岁。主诉血压偏高2年,动则汗出淋漓,心中烦热,口中干,着急则面赤。体形肥胖,饮食不节制。舌暗红,苔白,脉弦。证属气阴亏虚,阳气外越,汗液外泄,阴阳失调。
阳气外越高血压气阴亏虚汗液外泄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发热不退,自汗出,神昏,小便短少,舌燥,脉微欲绝。中医病名属虚热,证型为中焦虚寒,阳气外越。病因病机为中焦虚寒,阳气外越。望诊见舌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自汗、神昏、小便短少,切诊脉微欲绝。
阳气外越发热不退自汗出神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低热二年余,体温37.5℃~38℃,伴全身倦怠乏力、头痛气短、懒言身热、身体消瘦。过劳则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体质较弱,脉沉弱,舌润。辨证属内伤脾胃,阳气虚而外越。
阳气外越内伤发热脾胃虚弱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女,43岁,易饥头晕,食多腹胀腹痛,排气多,咽干,寐差易醒,大便干,3日/次。舌淡暗,苔薄白,脉右紧滑,左寸细滑无力,关弦滑无力,尺滑甚。病机为阳虚寒湿,厥阴不合,标见热象与寒象。脉左关弦滑,舌淡红,苔薄白。
阳气外越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胆汁反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伤寒8日。面色娇红,身倦卧而心中动摇,心中悸动而躁不安,目不敢开,开则眩晕特甚,起则复剧,身热。舌苔灰薄,质清,远看无津,以指试之则不干。脉浮大,重按若无。中医病名为伤寒,证型为太阳过汗、寒水内动、阳气外越。病因病机为太阳之邪不解,少阴之气大动,水乘于心,阴加于阳,阳气浮越。
阳气外越伤寒少阴寒水内动水邪乘心
查看详情 →
冬月温暖,惊蛰节,伏邪发作,初受风寒已从热化,夜坐不眠,身中阳气泄越。风寒湿痹,病程未明。面色无华,舌苔薄白,脉浮数。外感风寒,内伤阳气,阳气外越,风寒湿邪内伏,化热伤阴,夜卧不宁。
阳气外越风寒痹春阳内动伏邪发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