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乙肝病史。主要症状为肝区隐痛,心情抑郁,纳可眠差。中医病名肝恶性肿瘤,证型脾虚肝郁、痰瘀互结。望诊舌澹苔白,切诊脉弦滑。病程较长,首次治疗后7个月复发。
AFP升高肝恶性肿瘤脾虚肝郁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50岁,右上腹痛,发热4天。脾虚气滞。舌暗红,脉濡。B超示右前叶肝癌,CT示肝占位病变,AFP对流阳性。肝功能A/C=1/4。肝区痛,肝肿大,肋下1指、剑突下3指,质中。
AFP升高肝癌脾虚气滞肝区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小腹两侧持续性剧烈疼痛10天,伴发热39℃。初诊见腹胀、少腹疼痛、虚乏、口干、纳滞、夜寐不安、神倦、面色灰白。舌象苔中厚腻,脉濡。辨证为正虚邪滞。中医病名为症瘕,病因病机为正气内虚,气血滞瘀,邪毒内蕴。
AFP升高卵巢肿瘤气血滞瘀正气内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肝区不适伴乏力、纳差。病程较长,自1999年始,反复肝功能异常。临床症状包括神倦乏力、右胁闷胀疼痛、口干苦、纳差厌油。舌象暗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胁痛,证型脾虚湿阻、瘀毒互结。西医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活动期(代偿期)。病因病机涉及脾虚湿阻、瘀毒互结。
AFP升高肝癌前病变瘀毒互结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乏力、纳少。中医病名肝癌,证型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病程自2010年1月确诊,经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肝细胞癌。四诊信息显示舌象、脉象稳定,病机涉及肝郁脾虚与瘀毒内结。
AFP升高肝癌肝郁脾虚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小腹两侧持续性剧烈疼痛10天,伴发热39℃。面色灰白,舌苔中厚腻,脉濡。辨证为正虚邪滞。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甲胎球蛋白显著升高。病程中出现腹胀、少腹疼痛、虚乏、口干、纳滞、夜寐不安、神倦等症状。诊断为右侧卵巢肿瘤扭转伴感染,术中发现为右卵巢内胚胎瘤破裂。
AFP升高卵巢肿瘤正虚邪滞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精神稍倦,舌澹,苔白,脉弦滑。中医病名肝细胞癌,证型肝郁脾虚,湿瘀互结。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瘀互结。面色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弦滑。
AFP升高肝细胞癌肝郁脾虚湿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上腹不适,腹泻2月余。肝癌、肝硬化。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AFP升高肝癌肝硬化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