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胡某,男,60岁,住院号18240
1. 临床资料
- 就诊日期:1983年6月25日
- 主诉:左下肢红肿疼痛三天
- 病史:三天前左足面有一肿物如杏仁大小,继而出现左下肢红肿疼痛,膝关节以下数个片状红斑,局部有灼热感,压痛明显,色如涂丹,边缘清楚,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局部压痛。
- 既往治疗:在省某医院诊为:小腿丹毒,给予液体,静滴红霉素,肌注青、链霉素,效果不佳。
2. 临床表现
- 症状:左下肢红肿疼痛,膝关节下端散在数个片状红斑,局部灼热,压痛明显,红斑边缘清楚,伴有恶寒发热,口渴,便秘。
- 舌象:舌红、苔黄
- 脉象:脉洪数
3. 诊断
- 西医诊断:丹毒
- 中医诊断:丹毒
- 证型:三焦热盛,血分之热郁结
4. 治疗方案
4.1 初诊(6月25日)
- 方剂:五味消毒饮加减
- 药物:
- 金银花 30g
- 蒲公英 30g
- 地丁 30g
- 菊花 15g
- 板蓝根 30g
- 栀子 10g
- 黄柏 10g
- 大黄 6g(后下)
- 生地 15g
- 赤芍 10g
- 丹皮 10g
- 麦冬 10g
- 竹叶 6g
- 芒硝 6g(冲)
- 用法:5剂,水煎服
- 外用:金黄膏,每天换药一次
4.2 复诊(6月30日)
- 症状变化:热退,左下肢红肿疼痛消减,红斑区缩小,便稀,口渴止,夜作恶梦
- 舌象:舌质红、苔厚
- 脉象:脉缓
- 方剂:金银花 30g, 蒲公英 30g, 菊花 15g, 板蓝根 20g, 栀子 10g, 黄连 5g, 大黄炭 10g, 丹皮 10g, 赤芍 10g, 玄参 15g, 生地 30g, 浙贝母 20g, 甘草 10g, 白芍 30g
- 用法:6剂,水煎服
- 目的:增强滋阴散瘀之力
4.3 再诊(7月6日)
- 症状变化:红斑消失,皮色如常,左腹股沟肿大之淋巴结已消失,下肢活动自如,睡眠转安,无不适感
- 舌象:舌苔薄白
- 脉象:两手脉缓有力
- 诊断结果:痊愈出院
5. 按语
- 总结:患者经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红斑消失,淋巴结肿大消失,病情痊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