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黄疸辨识与治疗

辨识要点

  • 阴黄:黄色淡黄而泛青,脉细,肢倦,口淡舌白,小溲虽黄但色不甚赤。
  • 阳黄:黄色如橘子色,脉实,身热,舌底稍绛,苔腻黄厚,汗黄溲赤。

病因分析

  • 虽然各种黄疸都从湿热开始,但久则皆变为寒湿,阴黄是热去湿存,阳黄微热之意。
  • 女劳疸的治疗和看法与其他黄疸不同。
  • 肝气郁结导致脾土受制,肝火与脾湿相合,形成热可导致黄疸,需调理肝气,不可用茵陈、姜、附、栀子、大黄等药。

案例一

  • 患者:邹端生
  • 病情:黄疸日久
  • 治疗过程
    • 初诊:孟河诸前辈用黄柏、茵陈、四苓等药,无效。
    • 再诊:余诊,脉细,色澹黄而青,舌白口澹,用姜、附、茵陈、五苓合香燥之品,数剂而愈。
  • 总结:此为余未行医之时。

案例二

  • 患者:茶室伙
  • 病情:黄疸三年
  • 治疗过程:用姜、附、茵陈、五苓合香燥之品,服三十剂而愈。

案例三

  • 患者:肝郁黄疸
  • 病情:忽然呕吐发热,遍体酸痛,热退则面目俱黄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