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医案 - 刘某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刘某
  • 性别:女
  • 年龄:35岁
  • 初诊日期:2009年6月6日

主诉

腰腹冷痛多年,孕后流产2月。

症候

  • 结婚9年。
  • 2月前孕2个月后流产。
  • 妇科诊为子宫后倾,宫颈糜烂(中度)。
  • 自述腰腹冷,乳胀。
  • 月经量少,月经40天一行。
  • 舌淡苔白,脉沉细。

经络诊察

  • 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足太阴经、足太阳经异常。

辨经

  • 太阴经、少阴经为主要病经,累及奇经八脉。

选经

  • 足太阴经、冲脉、任脉。

选穴

  • 关元、维道、地机、公孙。(适逢经期,去关元、维道,加神门)

二诊至九诊

  • 以上选穴为主加减。

十诊

  • 右少腹痛胀。
  • 灸胞肓、腰阳关,针关元、三阴交、带脉、水道。

药物处方

  • 车前子10g
  • 王不留行10g
  • 当归10g
  • 赤芍10g
  • 女贞子10g
  • 桂枝6g
  • 茯苓15g
  • 丹参15g
  • 怀牛膝10g
  • 薏苡仁15g
  • 香附10g
  • 甘草6g
  • (20剂)

十一诊至十六诊

  • 经妇科检查获知已孕(6周),无异常感觉。
  • 太阳经异常,固肾调冲。
  • 针太冲、列缺、公孙。

十七诊至十九诊

  • 无不适。
  • 以灸公孙为主。
  • 出现恶心呕吐时可取内关、足三里。

疗效

  • 每周治疗1次,治疗12次后症状基本平稳。
  • 配合中药(在治疗十诊时方加减,共服20剂)。
  • 2010年7月31日来电述已生一子,母子平安。

医案解读

  • 患者结婚9年未生孩子,2个月以前自然流产,妇科诊断为子宫后倾、宫颈糜烂, 欲怀孕而求治。
  • 经络诊察发现足太阴经、手少阴经、手足太阳经异常
  • 建议患者先调理经络,身体调整好之后再妊娠

分析

  1. 自然流产之后,气耗血伤,冲任亏虚
  2. 流产后,肾阳气虚,少阴经主枢,主热,通过三焦阳气运行于太阳经,太阳经主开,主一身之表,温养固表,若肾阳虚,太阳经阳气亦虚,故易受寒,寒凝血脉,不通则痛,因此导致腰腹凉。
  3. 经络诊察亦确认病在少阴经、太阳经,足太阳经的原穴京骨发现有结节,说明足太阳经的原气虚,能推断少阴经亦阳虚
  4. 患者有子宫后倾。虽子宫后倾者能怀孕,但对受孕有一定的影响。子宫后倾的患者,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可由于子宫韧带疏松,或人工流产之后导致后倾,或炎症引发子宫体与大肠之间的组织粘连。针灸可改变盆腔的血液供应,故可调整子宫后倾。
  5. 此患者伴有中度宫颈糜烂,亦能影响受孕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