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绍医案

病史

杨生绍居住在大通路之西新康里,乡人卞葆棠为其佣工,杨固爱月眠迟。二月七日夜深,卞葆棠受杨生之托前往市集购物。当晚,飘风从西来,次日即感寒热交替,持续六七日未解。起初胸痛,继而连及两胁,最终臀肉刺痛,忽作忽止,整夜辗转反侧,苦不堪言。此时卞葆棠不在杨寓,居于舢板厂桥北小寓楼上。

就诊情况

杨生延请医生诊治,医生即与杨生前往。

诊断与治疗

1. 诊断

诊脉六部并弦滑。医生认为寒热皆有定时,符合伤寒特征。病人日入时背寒,中夜热甚,天明退热,胸胁作痛,臀肉刺痛,为太阳少阳合病之伤寒。少阳为枢,主开合,邪在半表半里,故有寒热往来之证。胸胁皆少阳部位,臀肉刺痛,寒邪尚在太阳,故以小柴胡汤加桂枝、浮萍。

2. 治疗

次日,杨生来诊,服药无效。医生与杨生偕同前往,询问病情,胸胁痛已减,臀痛未止。诊脉不弦而浮,认为病已减去大半,药力稍轻。太阳经脉中必有瘀血阻滞,新血冲激而过,是以刺痛时作。方用:

  • 忍冬藤三钱
  • 丝瓜络三钱
  • 白芍三钱
  • 制乳香二钱
  • 制没药二钱
  • 麻黄一钱
  • 生姜一块
  • 红枣五枚

外用浮萍四两,浓煎熏洗。

后续情况

杨生告知医生,已延请西医,西医认为中医见效慢,不如西法之速,且此证非六零六不为功。日暮,杨生偕西医往诊,书药单一纸,令德国医院购药水。病者服予药,且熏洗后安睡良久,比醒时,绝不知痛,寒热亦退,遂置西药而不复用。

按语

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寒和疼痛。曹颖甫认为寒热一日数度发,为太阳病;一日一发,为少阳病。痛在胸胁,为少阳病;痛在臀肉,为太阳病。此为太阳少阳合病,故用小柴胡汤加桂枝浮萍。一剂药后胸胁便不痛,但臀痛不止。认为此为太阳经脉中瘀血阻滞,故以麻姜发表,乳没化瘀,忍冬藤丝瓜络通络,芍药止痛,一剂后即痛止热退。六七日不解的疾病,二剂即除,与西医相比毫不逊色。说中医见效慢,其实也有比西医快的。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