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易昌忠
  • 性别:男
  • 年龄:39岁
  • 住院号:29681
  • 入院日:60年12月26日
  • 初诊日:61年1月22日

病历摘要

  • 主要症状:自小即患咳喘,近4—5年长期咳嗽,气累神倦,不能作重体力劳动,食欲不旺,寒季或受凉即咳喘加剧,不能平卧,未咳过血。近月余咳喘大发,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不思食,全身无力。
  • 体征:呼吸32次/分,脉搏132次/分,血压正常,重病容,端坐呼吸,发绀,颈静脉怒张,桶胸,双肺底有少许湿性啰音,心跳快,心律正齐,无杂音。腹软平坦,肝在右肋下可触及,脾未触及,腹无压痛,双下肢成凹陷性水肿。透视肺门形浓深,肺纹形增多,肺野透光度增加。横膈在第十一肋水平,右膈角不清。
  • 化验结果:血色素70%, 红血球338万,白血球8200, 中性80%,查痰发现肺炎双球菌,查尿(一)。
  •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继发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 治疗情况:经用青霉素、安茶硷、毒毛旋花素,双氢克尿塞等治疗,下肢肿消,咳喘减轻,但仍不能平卧,胃纳仍不好。突于(1月21日)开始大便时解暗红色血液,一连三次。今日又下暗红色血液四次,每次约100—200cc, 有1—2次混有少量稀粪,自便血后,气喘气累更甚,全流饮食也吃不下。

中医辨证论治

  • 患者自述:必死,拒绝诊脉。
  • 体征:体温正常,四肢腰膝寒冷,面色窘白,唇舌指甲均青紫、苔白滑、目无精彩、言语无力,咳嗽痰白粘、腹稍膨、腹壁柔软无明显压痛,脉沉弱数。
  • 辨证:多年咳喘,气累神疲,食减便溏,说明心脾肺三经之气俱虚,肺虚及脾,是子夺母气,咳喘剧发,不能平卧,内虚夹外感,形成痰结气窒,下肢水肿尿短,是由气血循环不健,而三焦水道不利。疾病过程中突然下血,乃由于脾气久虚不能统摄胃肠血液,致血外溢。古人谓:“气虚则血离”,失血后气更虚,故气累衰竭更甚,四肢腰膝寒冷,是脾虚而影响肾阳。唇舌青色,苔白滑,腹不拒按,均为虚寒之象。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