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血瘀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刘某
- 性别:女
- 年龄:62岁
- 初诊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主诉
双膝关节冷痛2年余,加重2周。
病史
- 既往史:自幼体弱,月经推后,量少,夜尿频多(2~3次/夜),平素畏寒肢冷。
- 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膝关节冷痛,得热稍舒,当时未予重视。病情逐渐加重,每遇气候变化则加重,必须服用英太青(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止痛剂稍能缓解。近2周来因气候寒冷疼痛加重,自感膝部有一股冷气上冲于腹部,日轻夜重,甚时夜间难以入睡。经服中药及针灸、理疗、推拿,罔效。局部无红肿及溃破,经自服止痛药后不能缓解,遂诊于乌当区人民医院,经X片检查双膝关节未见明显异常,血液检查风湿系列、血尿酸等均在正常范围。即予局部封闭治疗(具体不详)后稍缓解,1天后症状如前,经3次封闭后疼痛仍反复,故转诊于傅教授。
体征
- 双膝关节:冷痛,喜热敷,局部不红不肿,活动自如,扪之良久仍感冰冷浸手。
- 面色:萎黄
- 眼睑:轻度浮肿
- 夜尿:频(2~3次/夜)
- 口:澹不渴
- 舌:嫩红,苔白腻
- 脉:沉细
诊断
- 中医诊断:痹病(寒凝血瘀)
- 西医诊断:老年性骨关节病变
辨证论治
患者自幼体弱,肾阳不足,年老之后肝肾渐亏,肢体经脉失养,感受寒湿之邪,留着于经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正如《济生方·痹》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故治以散寒除湿,化瘀通络为先温肾散寒,祛风通络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