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血证医案
病情描述
能食知饥,不大便而但见少腹满,按之硬,脉滑而数者,乃为蓄血。予在斜桥治汪姓一证亲见之。予始用桃核承气汤下之,大便紫黑,少腹软而满尚未减,后用大黄蛮虫丸久久方愈。乃知仲师抵当汤方治为不可易也。世有畏方剂勐峻而改用轻剂者,以是前车之鉴。
按语
《伤寒论》曰:“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有瘀血也,宜抵当汤。”
曹颖甫论析
曹颖甫认为脉浮数,本属表热,脉象浮去而数不解,则阳热并居于中脘,所以出现知饥能食,少腹硬满而便秘的症状。此为热入血分,属蓄血证。与此对应的是另一种情况,即有消谷善饥,六七日不大便者,两足无力,则为肺热叶焦之痿躄,仍宜大承气汤,此为热在气分。
罗夫人医案
病情
七月二十三日,腹满胀,转矢气则稍平,夜不安寐。大便行,则血随之而下。以症状论,有似脾虚不能统血。然大便行,则决非脾脏之虚,以脾虚者便必溏也。脉弦,宜桃仁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