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医案

患者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41岁
  • 初诊日期:2011年5月12日

主诉

突发性左臂失用(麻木)半年。

症候

  • 发作性左上肢麻木
  • 伴左面麻木、头昏、汗出、乏力
  • 约每周发作1次
  • 已持续半年
  • 经X线、核磁、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未见异常
  • 2009年5月因嗅觉消失而行鼻腔内息肉切除手术,术后嗅觉恢复,不久又失去嗅觉

经络诊察

  • 左手太阴经、阳明经、太阳经异常

辨经

  • 左手太阴经、阳明经、太阳经
  • 属臂厥

选经

  • 先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
  • 后加少阳经、太阳经、厥阴经

选穴

一诊

  • 太渊(左)
  • 手三里(左,灸)

二诊

  • 左风池、脑空、地五会压痛
  • 取穴:左风池、脑空、阳池、丘墟、地五会

三诊

  • 左侧天柱、悬颅、太阳、合谷(左)
  • 灸左侧阳池、外关

四诊

  • 左侧天柱、悬颅
  • 灸左膏肓、阳谷、阳池各15分钟
  • 针左风池、阳池、外关

五诊、六诊

  • 左天柱、玉枕、阳谷
  • 左手背麻木减轻
  • 左手掌面手指部胀、僵硬
  • 取天柱(先分筋)、左大陵上

七诊

  • 天柱、内关、悬颅
  • 面麻、指胀渐缓解

八诊

  • 诸症已消失
  • 取天柱、内关、悬颅

九诊

  • 左后头麻10秒左右
  • 取左天柱、玉枕、阳谷

疗效

  • 共9诊
  • 属临床痊愈

医案解读

疾病反应

  • 在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症状突然加重,过后明显缓解的现象。
  • 本病例就诊时只有手太阴和手阳明相表里经为主要的变动经脉,故一诊只针左侧太渊,并灸左侧手三里。
  • 二诊时症状加重,出现明显的“疾病反应”,经脉异常也出现变化,大部分已开始向少阳经转移,所以二诊配穴马上根据经络状态进行调整,既取病位局部的腧穴,又取了病经的远端腧穴和原穴。
  • 根据这一思路进行治疗到第四诊,“疾病反应”开始消失。

分析

  • 这种反应类似一个人想从一个非常拥挤的公交车上下来的过程中,必须推动挡住车门的人,有时候免不了会推倒一两个人,甚至有可能因为推来推去打起架来。推倒人或跟人打架带来的痛苦就像在针灸治疗期间经络正在调整或祛邪的过程。
  • 在针颈部天柱穴针感不明显时,先使用拇、食指甲结筋(见第191页诊后絮语详解),加强面部和手臂针感。
  • 本病在四诊时出现面部症状,所以加了合谷(《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
  •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此患者从开始治疗时,一直怀疑针灸能否治好他的病,最后通过针灸治疗诸症状已明显减轻,达到不可思议的疗效——临床痊愈。针刺疗法对小儿、动物(小儿和动物都没有偏见)以及怀疑者都能起作用,说明针灸疗效不是一种安慰剂的作用。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