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辨证思想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的重要治疗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在急性发作期重视标证的治疗,在缓解期重视本证的治疗,体现了中医治疗的辩证哲学。
1. 肺心病的治疗原则
- 急性发作期:重视抗感染、抗心衰、利水消肿、抢救肺性脑病、抗休克、止血等治疗。
- 缓解期:重视扶正固本,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复发。
2. 肺衰(Ⅱ型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治
2.1 肺肾气衰,痰瘀闭窍是肺衰的主要病机
- 中医学观点: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呼吸之根。
- 现代医学观点:Ⅱ型慢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现为通气和换气功能衰退,临床上以呼吸困难、汗出等症状为主。
- 体征:四肢末梢、口唇、耳轮紫;舌下静脉迂曲、舌质紫黯。
- 现代医学检测: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支持瘀血内阻。
2.2 泻浊纳气醒神是治疗肺衰的重要治法
- 泻浊:祛痰,活血化瘀,通利大便。
- 纳气:补益肺肾,使虚逆之气得以下纳。
- 醒神:开窍,改善神志或智力障碍。
3. 泻浊纳气醒神汤的方药分析
- 组成:葶苈子、大黄、石菖蒲、山萸肉等。
- 功能:
- 葶苈子:下气行水,善治肺壅喘急,痰饮咳嗽,水肿胀满。
- 大黄:泄热解毒,荡涤积滞,行血破瘀,推陈致新。
- 山萸肉:补益肝肾,敛精固虚。
- 石菖蒲:除痰开窍,聪明耳目,化湿和胃,散寒除痹。
4. 验案举例
4.1 患者孟某
- 病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Ⅱ型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诊断:肺衰,肺肾气衰,痰瘀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