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案

患者信息

  • 患者姓名:乔世臣
  • 年龄:大行(接待宾客的官吏,犹今之礼宾司官员)

病史

  • 初诊情况:少年时因伤寒,医者误用苦寒药物,导致中寒痰饮,每年发作数次,症状包括腹痛、呕吐、痰水盈盆。前医继续使用清热消克之法,未见好转。
  • 治疗过程:余(郑重光)治疗时,常用干姜、桂枝、茯苓、半夏,严重时加附子,每次发作均有效。治疗多年后,病情逐渐减轻,但患者仍担心夏季发作,提前服用温阳药物,结果因辛热伤阴,导致吐血。停用前药后,改用生地黄、茯苓、山药、丹皮、鳖甲、阿胶、麦冬、苡仁等甘寒之品,吐血仅一二口,随发随止。
  • 病情变化:一年后,渐增咳嗽、胁肋隐痛,间有咳喘不能卧,脉细数,将成弱症。常以熟地黄、茯苓、山药、丹皮、人参、沙参、麦冬、阿胶、紫菀、五味子等滋补肺肾之药,服之不辍,术、附、干姜等药一片不能入剂。
  • 治疗效果:如斯三年,幸善为调养,方得血不吐而咳嗽亦宁,然后可服参、芪、归、术补阳之药,但遇劳发咳,仍用前地黄取效。
  • 现病情况:今年逾强壮,阴阳两虚,即麦冬、贝母皆不禁清凉,反用八味地黄丸而咳嗽止。

按语

  • 原文:“此皆因先之苦寒过饿而伤阳,后之辛热过剂而伤阴,至今体虚多病,用药可不慎诸!”
  • 注释
    • [1] 大行:接待宾客的官吏,犹今之礼宾司官员。
  • 评按:“此皆因先之苦寒过饿而伤阳,后之辛热过剂而伤阴”,此论甚是。郑氏相机投以温阳化湿祛痰、甘寒润肺化瘀止血之品,是为正治,所以吐血渐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