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趾关节脱位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钟某
  • 性别:女
  • 年龄:20岁
  • 职业:福建农学院学生
  • 初诊日期:1984年11月14日

病史

患者于6小时前跳远时不慎撞伤右姆趾,右姆趾根部出现畸形、肿胀、疼痛,不能行走,即送笔者医院。

检查

  • 面色:青
  • 舌象:澹
  • 脉象:濡数
  • 体征:右姆趾根部畸形,跖趾过伸,趾间屈曲,局部明显肿胀,压痛,右姆趾活动障碍。
  • 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右姆跖趾关节脱位。

诊断

右姆跖趾关节脱位。

处理

手法治疗

  1. 复位

    • 手法:林氏对跖趾关节脱位整复手法。
    • 操作步骤
      • 患者仰卧,医者一手的拇食指捏住患趾,顺近节趾骨的纵轴方向顺势拔伸牵引。
      • 另一手拇指顶住趾骨基底部,向足尖方向推按,食、中指扣住趾骨远端向背侧端提。
      • 牵引与推提手法配合运用,逐渐将患趾屈曲,有入臼感,即已复位。
    • 效果:当即畸形消失,疼痛明显减轻。
  2. 固定

    • 方法:复位后以2块小夹板固定跖趾掌背侧,外敷消肿散,练踝关节屈伸活动。

药物治疗及练功

  • 1周后:局部肿胀减轻,下地扶拐以足跟行走。
  • 3周后:局部无肿痛,解除夹板外固定,以舒筋活血洗剂熏洗,并开始练跖趾关节活动。
  • 4周后:患者右足行走正常。

诠解

  • 跖趾关节脱位:是指跖骨头与近节趾骨构成的关节发生分离。临床上以第1跖趾关节向背脱位多见。
  • 结构及功能:跖趾关节由跖骨头和近节趾骨底构成,其结构及功能与掌指关节相似,可作屈、伸、收、展活动,但活动范围较掌指关节小。当全足着地时,跖骨参与形成足纵弓,跖趾关节处于伸展状态。
  • 脱位特点:跖趾关节囊薄弱,囊的两侧有侧副韧带加强,在5个跖骨头之间,有足底深横韧带相连。脱位有明显的踢碰、压砸等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足趾短缩,跖趾关节过伸,趾间关节屈曲畸形,严重时跖趾骨相垂直。足底可触及脱位的跖骨头,跖趾关节呈弹性固定。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并观察是否伴有骨折。
  • 整复后处理:用绷带缠绕患部数层,再用瓦形硬纸壳、小铝板或小木板固定,外加绷带包扎。早期可做踝关节屈伸活动,1周后若肿痛减轻,可扶拐用足跟行走。解除固定后,可开始锻炼跖趾关节的功能活动。4~6周后可弃拐练习负重行走。

【按语】

  • 按语:跖趾关节脱位需及时复位并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