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乳感邪、大肠湿热,治以清热利湿、解表化滞案
患者信息
- 姓名:赵某
- 性别:男
- 年龄:8个月
- 就诊日期:11月13日
主诉
- 咳嗽2日
- 腹泻、呕吐1日
- 发热半日
现病史
- 患儿2日前咳嗽,昨日出现腹泻、呕吐,大便频泻稀水样,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今晨低热,继之高热,精神欠佳,尿少。
诊断
- 西医诊断:中毒性消化不良,中度脱水,气管炎
- 中医诊断:滞乳感邪,大肠湿热
初诊情况
- 体温:39.8℃
- 面色:黄暗
- 唇色:红
- 指纹:关纹色紫
- 舌苔:白垢
初诊方剂
- 药物:葛根2g, 川黄连3g, 黄芩5g, 厚朴3g, 陈皮3g, 木香3g, 通草3g, 焦麦芽5g, 藿香3g, 金银花10g, 炒莱菔子3g
- 疗效:服1剂热退,仍腹胀,大便稀,日行2次。关纹不显,舌苔薄白垢。
二诊情况
- 症状:滞热未除,湿热未尽
- 指纹:关纹不显
- 舌苔:薄白垢
二诊方剂
- 药物:黄芩3g, 厚朴3g, 炒枳壳3g, 炒槟榔3g, 木香3g, 苦桔梗3g, 藿香3g, 金银花10g, 滑石15g(布包),炒白芍3g, 焦麦芽5g
- 疗效:服1剂,诸证好转,大便日一行,腹胀已减,舌苔白。
三诊情况
- 症状:大便日一行,腹胀已减,舌苔白
三诊方剂
- 药物:炒白芍6g, 厚朴3g, 黄芩3g, 化橘红3g, 猪苓3g, 炒谷芽6g
- 疗效:服2剂后,痊愈出院。
按语
此例是因滞乳感邪、大肠湿热而致腹泻,故治疗以清热利湿、解表化滞为主,用葛根、黄芩、黄连、金银花解表清热。加厚朴、陈皮、木香、焦麦芽、炒莱菔子消乳化滞,加藿香、通草,解表利湿止泻,俾湿热清、表邪解、滞乳消,则脾胃运化复常,泄泻自止。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