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化瘀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曾某
  • 性别:女
  • 年龄:46岁
  • 初诊日期:2017年2月28日

病史

患者因“发现血小板增多近2年,伴头晕、脚麻,加重2周”就诊。2015年4月因四肢末端发黑、发痒、偶有头晕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升高(具体数值不详),未进一步治疗。2016年4月感头晕加重,时有脚底发麻,无明显乏力。遂于浙江某医院就诊。血常规:白细胞8.32×10°/L, 血红蛋白138g/L, 血小板694×10°/L。骨髓穿刺检查,结果示:巨核系增生活跃,血小板成堆多见。查JAK2基因阳性,M-BCR-ABL融合基因阴性,M-BCR-ABL/ABL:75%呈阴性。排除一时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西医治疗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40mg×2片,每天1次抗血栓。服药2个月左右脚麻、头晕等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自行停药。2017年2月10日左右患者感脚麻加重,头晕、胀痛明显,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浙江省某医院就诊。

初诊症状

  • 神志:清
  • 精神:尚可
  • 脚底发麻,行走无力,右脚较甚
  • 脚心发热
  • 头晕较前频发,伴头目胀痛
  • 身怕热
  • 口干欲饮
  • 无明显乏力
  • 纳食尚可
  • 夜间盗汗明显
  • 夜寐欠佳
  • 小便发黄
  • 大便3天1次,质干

初诊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10×10°/L, 血红蛋白136g/L, 血小板1051×10°/L

中医辨证

  • 西医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中医辨证:阴虚血瘀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