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何某
  • 性别:女
  • 年龄:46岁
  • 初诊日期:2009年6月22日

主诉

患者因劳累复又生气后突然出现头晕、头胀,无恶心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

初诊

1. 现症

  • 时有阵发性头晕、头胀
  • 晕时大汗淋漓,汗出冰冷
  • 眼干
  • 急躁易怒
  • 倦怠乏力
  • 怕冷
  • 食欲不振
  • 神情焦虑
  • 小便黄赤
  • 大便偏干
  • 夜寐不实

2. 既往史

  • 体健

3. 体格检查

  • BP:150/95mmHg
  • 形体偏胖
  • 面红目赤
  • 舌红苔薄黄
  • 脉弦滑数

4. 实验室检查

  • 空腹血糖:5.5mmol/L
  • 血脂:甘油三酯:1.79mmol/L,胆固醇5.52mmol/L
  • 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5. 中医诊断

  • 眩晕(肝郁化火)

6. 西医诊断

  • 高血压病1级

7. 辨证分析

  • 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体阴用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易致阴阳失调。
  • 长期恼怒忧思以致肝失疏泄,出现肝气郁结而致气血失调,肝气郁结日久化火则见口苦烦燥,小便黄,大便干或秘结等;肝郁乘脾则见纳呆、倦怠乏力;病位在肝、脾,为本虚标实之证。
  • 治以疏肝健脾,清肝泻热,方选加味逍遥散、四逆散加味。

8. 方药

  • 柴胡10g
  • 当归10g
  • 炒白芍15g
  • 炒白术15g
  • 茯苓15g
  • 丹皮10g
  • 炒栀子10g
  • 枳实10g
  • 生姜10g
  • 薄荷9g
  • 大枣10g
  • 女贞子10g
  • 酸枣仁20g
  • 夜交藤15g
  • 石菖蒲10g
  • 远志10g
  • 生龙牡各20g
  • 甘草10g
  • 7付

二诊(2009年6月29日)

1. 病情变化

  • 头晕明显好转
  • 右胁不适
  • 焦虑减轻
  • 精神明显好转
  • 睡眠好转

2. 体格检查

  • BP:120140/8090mmHg

3. 方药调整

  • 柴胡10g
  • 当归10g
  • 炒白芍20g
  • 枳实10g
  • 生姜10g
  • 薄荷9g
  • 大枣10g
  • 女贞子10g
  • 酸枣仁20g
  • 夜交藤15g
  • 石菖蒲10g
  • 远志10g
  • 生龙牡各20g
  • 甘草10g
  • 青皮10g
  • 佛手10g
  • 10付

三诊(2009年7月8日)

1. 病情变化

  • 头晕基本缓解
  • 腰痛
  • 白带多,色黄,有异味
  • 无少腹坠胀及疼痛

2. 体格检查

  • BP:120130/7585mmHg

3. 方药调整

  • 柴胡10g
  • 当归10g
  • 炒白芍20g
  • 枳实10g
  • 生姜10g
  • 薄荷9g
  • 大枣10g
  • 女贞子10g
  • 酸枣仁20g
  • 夜交藤15g
  • 石菖蒲10g
  • 远志10g
  • 生龙牡各20g
  • 甘草10g
  • 白花蛇舌草15g
  • 炒杜仲15g

按语

1. 初诊方中

  • 柴胡疏肝为君,芍药配柴胡益阴养血调肝,柴芍并用就是调整阴阳,调整其疏泄藏血的平衡。
  • 当归既能养血,又能活血,合柴胡有疏通气血的作用。
  • 由于高血压病人多为阴虚阳亢之体,故调气应避免香燥辛散,和血多用凉润和平,忌破血。
  • 白术、茯苓、生姜作用于脾,都有除湿散水的作用,逍遥散不仅能疏通气血,还能疏通津液;生姜散水,白术燥湿以中焦为主,茯苓渗湿利小便,使水湿从下而走,即上焦开宣,中焦芳化苦燥,下焦澹渗,所谓分消走泄是也。
  • 薄荷疏肝清热,实际上肝郁可有不同程度的化火化热,加丹皮泻血中伏火、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兼利水道;四逆散中,枳实配柴胡一升一降,也是李老调理肝脾气机的常用组合。
  • 枳实配芍药,又是一个常用组合,枳实以行气,调气为主,通过行气导滞可以解决气血郁滞;白芍可以调血,作用于血分,既有益阴养血作用,也有一定活血作用。
  • 女贞子禀天地至阴之气,故其木凌冬不凋,气薄味厚,阴中之阴,降也。《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此药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

2. 二诊时

  • 眩晕大为好转,因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与气血关系最密,且为本病的主病之脏,故调气以平降,疏利肝气为要,和血亦多选入肝之品。
  • 改炒白芍20g,以养血柔肝;加青皮,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李老凡欲使用之时,常与参、术、芪、苓等补脾药同用,以防遗患。
  • 佛手芳香辛散,苦温通降,治疗肝郁气滞,行气止痛。

3. 三诊

  • 加炒杜仲补肝肾、降血压。
  • 本案重点在于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临床采用各种治法方药,调节阴阳归之于平,则可有效降低血压。
  • 本案特点以疏肝为主,四逆散从肝脾气郁入手,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肝脾同病则肝脾并调,其疏肝健脾针对气血,但不会伤正,很平和。全方调节阴阳归之于平,常可有效降低血压。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