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张某
  • 性别:男
  • 年龄:80岁
  • 初诊日期:2006年2月15日

主诉

恶心欲吐逐渐加重1年余。

初诊情况

1. 临床表现

  • 进食前恶心欲吐
  • 进食后无呕吐
  • 口中乏味
  • 胃部无明显不适
  • 二便调
  • 舌质红,苔黄腻
  • 脉沉滞

2. 既往病史

  • 前列腺肥大
  • 脑血栓(2年)
  • 高血压病(数十年)

3. 诊断

胃有积热,胃失和降

4. 治法

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5. 处方

  • 制半夏12g
  • 黄芩10g
  • 黄连6g
  • 陈皮10g
  • 竹茹30g
  • 炒枳实15g
  • 大黄(后下)10g
  • 生姜3片为引
  • 10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情况

1. 临床表现

  • 恶心欲吐明显减轻
  • 语言着重不灵活
  • 全身乏力
  • 不欲食
  • 恶热
  • 左下肢重
  • 二便可
  • 舌质澹红,苔黄白中间腻
  • 脉沉滞

2. 诊断

胃有积热,胃失和降

3. 治法

运脾法

4. 处方

  • 制半夏10g
  • 陈皮10g
  • 茯苓12g
  • 制南星10g
  • 炒枳实10g
  • 白豆蔻(后下)10g
  • 砂仁(后下)6g
  • 炒神曲10g
  • 炒麦芽15g
  • 炒山楂15g
  • 决明子15g
  • 川牛膝15g
  • 桑寄生30g
  • 生甘草6g
  • 15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情况

1. 临床表现

  • 恶心消失
  • 纳增
  • 便可
  • 纳食乏味
  • 厌食
  • 舌质红,苔白厚
  • 脉沉弦

2. 诊断

胃有积热,胃失和降

3. 治法

宗上方加减,以善其后

4. 处方

  • 制半夏12g
  • 陈皮10g
  • 茯苓10g
  • 炒枳实10g
  • 竹茹15g
  • 白豆蔻(后下)6g
  • 佛手6g
  • 八月札6g
  • 草豆蔻6g
  • 决明子10g
  • 炒神曲10g
  • 生甘草6g
  • 生姜3片为引
  • 15剂,水煎服,日1剂

按语

患者胃有积热,失于和降,其气上逆则恶心欲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合温胆汤加减,使胃热得清,胃气得下,呕恶自除。后以运脾法,以醒脾健脾,食欲改善。常谓治脾重在运,治胃重降,胃以降为顺,脾以运为健,正是其理。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