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廖××
- 性别:女
- 年龄:32岁
- 职业:干部
- 初诊日期:1956年10月27日
主诉
患者于3年前患“荨麻疹”,全身奇痒,时轻时重,很久未愈。今年春季发生水肿,经呼市医院治疗获愈。至8月中旬,水肿复发,遂住院治疗,诊断为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两月余,服汤药50余剂,病不减而日渐严重,全身头面悉肿,尿色红赤量少,每日约50毫升,不能起坐转动,咳嗽喘急,大便下血,音哑,逐渐神识不清。
会诊情况
昨日请某老大夫会诊,断为不治之症,未予处方。家属再三要求救治,于是邀余往诊。
初诊(1956年10月27日)
诊见
- 全身悉肿,按之没指多时不起
- 腰腹胀满如鼓,按之硬满
- 脐稍凸,面色苍白
- 神识不清,咳喘痰滞
- 口干渴,胸胁苦痛
- 舌苔白腻,脉浮洪数(每分钟120次),右寸大而濡不散
病因病机分析
- 病因:《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阴结,谓之水。”指出脾阳不振,肺气不能宣畅,反受肾水所侮,水道不调,溺蓄而成水肿。
- 病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又云:“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气强则为水,难以挽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此为风水。”脉症合参,此当为风水证候。
- 病程:其先有痒疹而未发水肿,系风强未与气相搏,其风单发,痒为泄风,病久风气相击,风与水相合,发于肌肤,故为水肿。
- 大便下血:认为是风邪客肺,郁久化热,肺气不利,皮毛闭塞,遗热于大肠所致。
- 脉象:脉浮数而不散,示病虽危笃而胃气未绝,虽预后不良,但尚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