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某医案

一诊信息

  • 患者信息:鲁某,女,47岁
  • 初诊日期:1994年4月17日
  • 就诊地点:台湾
  • 主诉:咽痛、痰多,病程四五年
  • 症状
    • 喉头疼痛
    • 痰多,痰附丽于喉头难豁
    • 近三年,痰上移至鼻咽腔,排出以鼻腔为主
    • 进食热食时,清涕自淋
    • 寒冷环境中症状加重
    • 鼻通气尚可,嗅觉正常
    • 入冬畏寒
  • 检查
    • 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增生
    • 鼻腔检查(-)
  • 舌脉
    • 舌薄苔
    • 脉细
  • 医案
    • 诊断:毋论肺液、脾液,总是痰涕同源。中州失健,痰浊易生。
    • 治法:从健脾入手,稍佐收敛。
    • 处方:
      • 太子参10g
      • 白术6g
      • 茯苓10g
      • 山药10g
      • 益智仁10g
      • 乌药6g
      • 陈皮6g
      • 桔梗6g
      • 白扁豆10g
      • 甘草3g
    • 用药天数:7剂
    • 用法:煎服

二诊信息

  • 复诊日期:1994年5月3日
  • 病情变化
    • 疼痛消失
    • 涕痰减少
    • 进食热食时清涕难以控制,但已无明显症状
  • 检查
    • 咽后壁污红,伴充血
    • 鼻腔检查(-)
  • 舌脉
    • 舌薄苔
    • 脉细
  • 医案
    • 诊断:5年痼疾,覆杯于一旦,殊感满意。
    • 但入冬畏寒,刻下无法验证。
    • 咽壁充血可能稍受轻邪所致。
    • 方取原旨,以冀巩固。
    • 处方:
      • 太子参10g
      • 白术6g
      • 茯苓10g
      • 山药10g
      • 白扁豆10g
      • 金银花10g
      • 玄参10g
      • 桔梗6g
      • 紫花地丁10g
      • 甘草3g
    • 用药天数:7剂
    • 用法:煎服

按语

  • 案例分析:此案也是脾土衰弱证,但夹邪为湿痰“证”,所以取用二陈汤。其所以未用半夏者,可能以咽炎而不敢过于香燥。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