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花疮医案
案例描述
- 患者年龄:14岁
- 主要症状:面目多白,足跟肿硬寸许,肉色如常,遇劳肿硬,宛若一栗。口干面赤。
- 治疗过程:
- 初期治疗:外敷内服皆败毒之剂,翻如熟榴,烦躁时嗽,腹痛泄泻,小便如淋。
- 进一步诊断:认为是脾肺气虚之恶症,继续使用败毒剂。
- 病情变化:更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看,此肝肾亏损之恶症并也。
- 治疗尝试:欲救其胃气,以滋五脏,但被阻拦。
- 最终治疗:用千金消毒散,更加喘,短气恍惚。
医生分析
- 医生观点:邪正不并立,一胜一负,理之自然。胃气虚则邪气实也,其失在于不预补正气,邪气胜则恶疮侍耳。
- 引用古语:东垣先生云:但见肿瘤,参之脉证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
结论
- 医案总结:反花疮,又名翻花疮。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其症状及演变过程。清·陈文治《疡科选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反花疮的病机及治疗方法,强调补正气的观点与薛已如出一辙。
评按
- 反花疮特点:部位不定,多处可见,有起下面部眼胞脖项者,有生胸前乳上腋下一带者,有生肋骨及男子阳茎妇人阴户等处者,有二三枚并连一处,有六七枚结成一案,外面似分界线,内里根盘通连,或胸膺结核,腋间亦隐隐有形,疮头微露紫红,坚硬如石,破后无脓,疮口破开如翻花石榴,味极腥秽。
- 现代医学比较: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皮肤癌、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阴茎癌、女性外生殖器恶性肿瘤等比较相似。
- 治疗建议:清肝火,养血气之药,如十全大补汤,或八物汤,倍参芪归术。若出血乃肝不能藏,脾不能约也,宜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麦门冬,或肾气丸。有怒火者,逍遥散。避免误用风药,是速其亡也。外涂黎芦等膏,元气复而肉自平。误用刀针者,血出不止,为患不可胜言。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