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48岁
  • 初诊日期:2012年11月16日
  • 主诉:自汗、多汗20余年,加重10年

症候

  • 近20余年无诱因出现自汗、多汗,情绪波动后加重,伴怕冷。
  • 初起以肩胛下、腰背部明显,后逐渐延及头枕,前胸汗多,但肩胛、项后无汗。
  • 近年又延及双腿内侧潮润
  • 汗出时心烦,汗出后自觉心烦稍解。
  • 舌胖大、色暗,苔薄白。
  • 脉沉细
  • 8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
  • 近两年有时自觉颈肩紧不舒,偶有麻木,汗出不解。
  • 有湿疹病史

经络诊察

  • 太阴经、阳明经异常

辨经

  • 病在太阴经、阳明经

选经

  • 督脉、太阴经、阳明经

选穴

  • 崇骨(点,加灸15分钟)
  • 经渠
  • 太白
  • 手足三里

二诊

  • 针后自汗出较前好转,出汗时间较前缩短,下肢有热感。
  • 大腿内侧潮润较前减轻
  • 双足底发凉较前好转
  • 情绪波动较前好转
  • 仍双膝以下发凉
  • 易饥,食后腹胀
  • 舌胖大,苔薄白,脉沉细
  • 穴同前加风池

三诊

  • 患者自述上次针灸后头汗出症状基本消失,情绪改善。
  • 仍觉双膝发凉
  • 耳鸣好转
  • 右侧髋关节活动后疼痛,双侧膝胀发凉。
  • 针右侧太溪、顶结节
  • 揲左肩髎

疗效

  • 治疗3次,汗症获临床痊愈
  • 第三诊改治他症

【医案解读】

  • 经络诊察发现太阴经(经渠有结节)、阳明经(手三里)异常
  • 太阴经为三阴之表,主开。《灵枢·经脉》篇记载手太阴肺经:“是主肺所生病者……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手太阴肺经宣气于外,若肺气虚,肺卫不固,故出现自汗。
  • 卫出下焦,滋生于中焦,升发于上焦。足太阴脾经主运化,阳明经有腐化水谷、传导糟粕、维养胃气、温煦肌肤的作用。
  • 取大椎为升阳固表。察督脉时发现大椎上崇骨(经外奇穴)穴反应明显,故点刺此穴。行针时感觉指(穴位)下有虚象,因此使用补法,患者感觉后背热乎乎的。针刺后加灸15分钟。
  • 由于卫气开发于上焦,取经渠宣肺。卫气生于中焦,患者自汗多年,属虚象,取太白、手三里、足三里为温补脾胃。
  • 二诊汗出的时间缩短,再取大椎(点刺、灸),经渠、太白、手足三里。大椎也为三阳经和督脉之会,有升阳固表之效。加风池取散风的作用。
  • 治疗两次获临床痊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