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概述

1. 病名与病因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身体瘙痒,搔之出现局限性风疹块样损害,骤然发生并迅速消退,愈后不留任何痕迹。中医文献记载的“瘖”、“瘾疹”与此病相似。《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

2. 分类

本病一般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者多因禀赋不耐,又食鱼虾等荤腥动风或不新鲜食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食滞,饮酒过量,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七情内伤,营卫不和,卫外不固,汗出当风,风邪郁于皮毛理之间而发病;也有药物过敏而诱发的。慢性荨麻疹多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郁久化热,伤及阴液,或因有慢性疾病,平素体弱,气血不足,或产后受风;或因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耗损,或脾肺两伤,卫气虚弱,加之风邪外袭,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

辨证论治

1. 风热型

主症

多见于急性荨麻疹。发病急,风团色红,灼热剧痒,兼见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胸闷腹痛,恶心欲吐,脉浮数,舌红苔薄白或薄黄。

辨证

风热袭表,肺卫失宣。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