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衄血(阴虚火郁)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郑某
  • 性别:男
  • 年龄:46岁
  • 职业:干部
  • 就诊时间:1988年9月10日

既往病史

  • 1987年5月患亚急性重病乙型肝炎(当地某医院诊断),黄疸持续两月始退。
  • 经中西医治疗4个月有所好转。
  • 1988年3月,又出现黄疸,乏力,眩晕,纳差,脘腹胀满。
  • 当地医院复查,发现有少量腹水,肝炎相关抗原阳性,谷丙转氨酶38单位,黄疸指数20单位,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3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白蛋白:球蛋白=3.0:3.2。
  • B超显示胰体尾部增大。

现病史

  • 1988年9月10日来我院治疗。
  • 患者神气极疲,皮肤苍白带黄,目黄明显。
  • 颈、胸、肩、臂遍布蜘蛛痣约四五十颗。
  • 肝未触及,脾在胁下4厘米处,质硬,有轻度压痛。
  • 腹水(+),足踝部按之没指。
  • 自诉胃呆厌食,夜烦少寐,头晕耳鸣,口苦咽干,小便黄短,大便涩少,里急不爽,夹有粘液。
  • 近两月来,晨起必有衄血(或鼻衄,或齿衄,或痰中带血)。
  • 脉弦细而涩,舌质暗红,边尖有少许瘀斑,苔薄黄干腻。

诊断

  • 肝硬化由亚急性乙型肝炎演变而来。

按语

  • 与上述3例由过劳、酗酒、营养不良、忧郁及甲型肝炎传变者有别。
  • 乙肝病毒伤人,既胶着缠绵难解,且阴气受戕亦甚。
  • 气滞血瘀,水停热郁,为肿,为胀,为黄疸,为症瘕,亦接连出现。
  • 蜘蛛痣之多,实属罕见。
  • 出血持续数月,多方治之不止,亦是棘手之症。
  • 邪滞肝络,肝阴暗耗,肝血失藏,肝气郁而化火,血随火溢,上行为鼻衄、齿衄、痰血,外走肌肤,则为蜘蛛痣,此虚实交错之症,不同于一般血热妄行,投凉剂即止也。
  • 至于腹水,虽是水液潴留,但兼见阴虚火旺,若用澹渗利水则伤阴,辛香行气则助火。
  • 其胁下症瘕积聚虽云属实,然脾胃虚惫已甚,若套用削坚消积之品,则中气更伤,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矣。
  • 故用药原则,惟从整体调治着手,缓缓图功。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