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伴胸腔积液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赵某某
- 性别:男
- 年龄:79岁
- 住址:南京市雨花区
- 初诊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主诉
患者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十年余,素体虚弱,不能耐受化疗,目前已胸穿抽液4次。2012年10月9日胸部CT示多发骨质破坏改变,双肺大量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患者要求减少胸腔穿刺,中药治疗。
初诊
- 日期:2012年10月15日
- 症状:
- 形瘦易汗
- 胸满气喘
- 咳嗽咯痰
- 腰酸背痛
- 腰髋下坠,难以行走
- 胃纳不思
- 大便偏软
- 舌象:舌质澹黯红,苔薄中裂
- 脉象:脉细滑
- 诊断:正虚毒结,饮停胸胁
初诊方剂
- 药物:
- 西洋参 4g
- 黄芪 12g
- 葶苈子 10g
- 白芥子 10g
- 川椒目 6g
- 芫花 5g
- 猪苓 12g
- 茯苓 10g
- 生薏苡仁 10g
- 苍术 10g
- 白术 10g
- 补骨脂 12g
- 川贝粉 3g
- 蛇舌草 15g
- 甘草 4g
- 用法:7剂,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
- 日期:2012年10月22日
- 症状:
- 胸满气喘有缓
- 腹稍痛
- 大便溏稀,日三四行
- 调整:加大芫花用量,增至10g
- 方剂:
- 西洋参 4g
- 黄芪 12g
- 葶苈子 10g
- 苏子 10g
- 白芥子 10g
- 芫花 10g
- 生薏苡仁 15g
- 猪苓 12g
- 茯苓 12g
- 蛇舌草 15g
- 山慈菰 10g
- 川贝母(粉)3g
- 白术 10g
- 白芍 10g
- 补骨脂 12g
- 甘草 4g
- 用法:7剂,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三诊
- 日期:2012年10月29日
- 症状:
- 胸部CT复查示:双侧胸腔积液伴两下肺部分萎陷,较10月9日CT片明显吸收
- 多发骨质破坏改变,动脉粥样硬化
- 投益气逐水剂后已能站立行走
- 汗出渐少
- 胃纳有增
- 胸满喘息显减
- 咯痰量少
- 腰酸背痛,腰髋下坠
- 大便偏软,一日四行
- 舌象:舌质澹黯红,苔薄白,有裂
- 脉象:脉细滑
- 诊断:原制踵进
三诊方剂
- 药物:
- 西洋参 4g
- 黄芪 12g
- 葶苈子 10g
- 苏子 10g
- 白芥子 10g
- 芫花 10g
- 生薏苡仁 15g
- 猪苓 12g
- 茯苓 12g
- 蛇舌草 15g
- 山慈菰 10g
- 川贝母(粉)3g
- 白术 10g
- 白芍 10g
- 补骨脂 12g
- 甘草 4g
- 用法:14剂,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按语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由于骨髓内有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并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感染、出血等。本案因胸膜转移、肺部感染后合并胸水,属中医悬饮、虚劳范畴。
年近八旬,病逾十年,正气亏败,以喘咳、大量胸水为主诉,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故先治以标证“悬饮”,治以扶正、逐水祛邪为主。方中黄芪补气利水,西洋参益气养阴,白术、茯苓、甘草取“四君子”汤意以补虚扶正,配以葶苈子、苏子、白芥子以泻肺平喘,逐痰饮,并以芫花利水逐饮,猪苓、薏苡仁、苍术等以利水渗湿。并予山慈菰、蛇舌草以清热解毒,抗肿瘤,以治本。
芫花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脾、肾经,泻水逐饮,解毒杀虫,为峻勐的逐水药,长于胸胁之水,多用于治疗胸水胀满,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补骨脂止泻之功与峻下逐水药芫花泄泻之峻,呈相反相辅之功。现代药理认为补骨脂可改善骨质破坏的作用,奚肇庆教授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肺癌骨转移、胸膜转移的经验治疗。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