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吴某
- 性别:男
- 年龄:3岁
- 初诊时间:2013年11月8日
主诉
咳嗽、咳痰一月余,加重伴气促三天。
诊查
- 一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白不易咳出,无胸闷、气促,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等,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急性支气管炎。予头孢克肟颗粒、止咳糖浆等治疗,症状缓解,未予重视。
- 三天前:再次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加重,伴胸闷、气促,喉中痰鸣,痰黄白相间不易咳出,有发热,精神软,呼吸急促,喉中有痰,胃纳减退,夜寐欠佳,小便清长,大便干结,舌澹红,苔薄白,脉浮数。
- 检查:
- 体温:38.8℃
- 神志:清,精神软
- 呼吸:偏快,吸气时有三凹症,口唇稍紫
- 颈部:软,未及明显淋巴结肿大
- 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性啰音,背部两侧下方较多
- 心率:120次/分钟
- 胸片: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中医诊断
- 诊断:咳喘(痰热闭肺)
西医诊断
- 诊断: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辨证分析
- 病因:小儿为稚阴未长、稚阳未充之体,肺常不足。肺脏位于胸腔中部,上通咽喉,开窍于口鼻,外合皮毛,性喜清肃,主气司呼吸,具有宣发和肃降作用。由于小儿肌肤疏薄,腠理不密,肺脏娇弱致外卫不固,正气虚弱。患儿受凉后,外邪由口鼻或皮毛侵袭,夹寒夹热之邪袭肺,肺气闭而不宣,肺失宣降,清肃之令不行,化热炼津成痰,痰随气逆壅阻气道,故出现咳嗽、发热、痰喘等肺气闭塞证候,引发肺炎喘嗽。痰壅气道,肃降无权则胸闷胀满,咳痰加重,喉中痰鸣。肺为邪闭,气机不利,气血运行不畅,则口唇稍紫,胸高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