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万鑫医案
案例概述
(合拢归挤循序进,固定按摩齐上阵)
患者信息
- 姓名:王某某
- 性别:男
- 年龄:42岁
- 初诊日期:1973年2月16日
病史
患者乘汽车时撞在大树上,左臂部剧痛,不能动弹,急来就诊。经拍片示:左肱骨干下1/3粉碎性骨折。
检查
- 局部表现:左臂部局部肿胀,疼痛,患臂有皮下瘀血。
- 触诊:患者用健侧手托住患肢,用手触诊时患处有异常活动,并可闻骨擦音。
- 皮肤感觉:左手皮肤感觉正常。
诊断
左肱骨干下1/3粉碎性骨折。
处理
手法治疗
- 复位
- 一助手双手握住患臂的近端,另一助手握住肘部,二人轻轻地牵引。
- 医师双手手掌合抱骨折部位,边摇晃边归挤,使骨折的碎片完全向中间合拢。
- 固定
- 整复后,外用正骨散,压上4块棉垫,棉垫长度上下超过骨折断端,宽度为两横指,掌背尺、桡侧各1块。
- 在压垫的地方各放1块双层的条形纸板,纸板的长和宽与棉垫相等。
- 在外层再放2块4层大纸板,掌背侧各1块,长度上至肱骨上端,下至肘关节。
练功治疗
- 初期:每隔3天复查1次,每次复查时都把固定物拆开,然后按原来整复手法进行合拢归挤,由掌背尺桡侧向对侧推挤,在骨折部仔细触摸,出现不平的地方都要复平。
- 中期:4次以后改为每周复查1次,3周时拍片复查,骨折碎片已基本合拢,开始愈合,又继续固定了6周。
- 后期:解除固定,开始功能练习,1973年5月11日拍片复查,骨折已基本愈合,肘关节活动略受限,经1个月的按摩(每周1次)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 总疗程:共用4个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诠解
- 肱骨干下1/3较为薄弱,该段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骨折线多为斜形或螺旋形。
- 受伤原因: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暴力传致肱骨干下1/3而发生骨折。
- 症状与检查:局部肿胀,疼痛,患臂有皮下瘀血。患者用健侧手托住患肢,用手触诊时患处有异常活动,并可闻骨擦音。
- 整复手法
- 上托下按法:首先一助手握患者腋部向上拉,另一助手握手腕部做对抗牵引,医师用一手向上托骨折近端,另一手向下按骨折远端,纠正上下方错位。
- 推拉对位法: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医师一手掌向内推骨折近端,另一手掌拉骨折远端向外纠正侧方错位。
- 合拢归挤法: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医师以双手掌,或前后推,或左右推,用力向中间归挤。
- 上顶法:医师双手保护骨折部位,牵引远端的助手,推肘部向上顶,使骨折部密切接触。
- 固定方法及后疗法
- 这种骨折须用双层固定,根据患者肢体情况用4个小纸板,内垫棉花,再放大夹板,外层用大型纸板两块,外敷正骨散,再把骨折错位处放置长方形棉垫,棉垫外放两个小纸板,远近端各放一块,纸板长度上至肱骨外科颈,下至肱骨髁上。
- 固定后医师再握住肘关节,另一手扶肩部,互相归挤。
- 每周复查1次,3周后在保持骨折固定的条件下,同时开始活动肘关节,一般5~7周解除固定。
- 如肘关节出现功能障碍,采用按摩手法,一般3~4天按摩1次,2周后功能可接近正常。
【出处】董建华,等.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出版社,1990.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