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及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文明兰
- 性别:女
- 年龄:65岁
- 初诊日期:2006年7月12日
初诊情况
1. 主诉
右肩部跌伤肿痛,活动不能1小时。
2. 现病史
患者于1小时前平地滑倒,右手掌撑地致伤,伤后即感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随即来门诊就诊。经拍片示:右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
3. 体征
- 右肩关节明显肿胀,压痛
- 右肩关节空虚感
- 右肩关节功能障碍
4. 辅助检查
X线:右肱骨外科颈及肱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
5. 诊断
右肱骨外科颈及肱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气滞血瘀)
6. 病因病机
患者因突遭跌打损伤,致骨断筋伤,气滞血瘀则痛,骨失去支架则活动受限。病因为跌伤,病位于右肩部,病机为气滞血瘀,病势急,属实证。
7. 治法
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8. 方药
- 消肿定痛方(自拟验方)
- 桃仁10g
- 红花5g
- 桑枝6g
- 当归10g
- 赤白芍各15g
- 川芎6g
- 大白10g
- 车前草10g
- 薏苡仁20g
- 汉防己15g
- 制乳没各10g
- 生地15g
- 田七3g
- 陈皮10g
- 用法:5剂,水煎服,1日1剂
复诊情况
1. 复诊日期
2006年7月17日
2. 病情变化
- 右肩部肿痛见减,尤以疼痛缓解明显
- 今调整夹板,拍片见骨折复位尚满意
- 纳尚可,口干苦,二便平
- 体查:右肩部肿胀消退明显,但其皮下瘀紫明显
3. 诊断
右肱骨外科颈及肱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气滞血瘀)
4. 治法
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5. 方药
- 消肿定痛方(自拟验方)
- 当归10g
- 川断15g
- 白芍15g
- 碎补10g
- 川芎6g
- 地鳖虫10g
- 云茯苓15g
- 西党参15g
- 白术10g
- 田七3g
- 陈皮10g
- 焦杜仲15g
- 用法:10剂,水煎服,日1剂,分2服
三诊情况
1. 三诊日期
2006年7月23日
2. 病情变化
- 右肩部肿痛大减,右肩自主锻炼已能抬高超过90°,前屈后伸活动也灵活
- 纳可,二便平,口干不苦
- 体查:右肩部肿胀已消失,右肩周围瘀紫大多变黄,右肩活动受限
3. 诊断
右肱骨外科颈及肱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气滞血瘀)
4. 治法
活血接骨
5. 方药
- 活血接骨方(自拟验方)
- 当归10g
- 川断15g
- 白芍15g
- 碎补10g
- 川芎6g
- 地鳖虫10g
- 云茯苓15g
- 西党参15g
- 白术10g
- 田七3g
- 陈皮10g
- 焦杜仲15g
- 用法:10剂,水煎服,日1剂,分2服
四诊情况
1. 四诊日期
2006年8月4日
2. 病情变化
- 右肩部肿痛已基本消失,活动已较灵活
- 纳可,二便平,口不干苦
- 今日拍片见骨折复位满意,且有少量骨痂生长
3. 诊断
右肱骨外科颈及肱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气滞血瘀)
4. 治法
活血接骨
5. 方药
- 活血接骨方(自拟验方)
- 当归10g
- 川断15g
- 白芍15g
- 碎补10g
- 川芎6g
- 地鳖虫10g
- 云茯苓15g
- 西党参15g
- 白术10g
- 田七3g
- 陈皮10g
- 焦杜仲15g
- 用法:1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服
6. 复查情况
- 夹板再固定1周后解除
- 体查:右肩部肿痛已消失,压痛不明显
- 舌澹,苔薄白,脉弦细
7. 按语
许鸿照治疗近肩关节的骨折,多主张尽早整复夹板固定,固定后不失时宜地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如此可通过软组织的约束力来调整骨折碎片的自然复位,并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有利,这种方法常称其“甩手疗法”。损伤后肿胀一为血肿,二为水肿,故“伤从血论”,仅为治伤之一面,由于瘀肿于先,水郁结于后,导致水阻,这是治伤中同样不可忽略的另一面。《金匮要略·水气篇》曰:“血不利则为水”,“瘀血不行,久则败坏为黑水”,故而利水与散瘀并重,方切合病情,免生水饮聚久化痰之后患。而消肿定痛汤就是利水与散瘀并重之方药。治疗骨折处方用药,一定要注重早期实证为主,中后期实证中有虚象,故应更方用药。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