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医案
## 患者信息
- **姓名**:毛某
- **性别**:男
- **年龄**:3岁
## 主诉
身热时高时低,神志时昏时清已多日,近日高热汗出手足冷,神昏谵语,时时叫“怕”,两手震颤,入暮烦躁,彻夜不眠,大便不通,舌红中心苔黑,指纹紫红。
## 初诊日期
1975年8月24日
## 初诊用药
- 川黄连:5克
- 生栀子:5克
- 连翘:10克
- 竹叶:10克
- 丹皮:5克
- 生龙牡:各15克
- 钩藤:10克
- 菊花:10克
- 僵蚕:10克
- 地龙:10克
- 鳖甲:10克
- 白芍:10克
- 甘草:10克
## 用药后反应
服后烦躁稍减,夜寐稍安。
## 25日复诊
- 加菖蒲:10克
- 远志:10克
- 郁金:10克
服后夜能安寐,但仍烦躁,有时发呆。
## 26日至29日用药
守上方先后合用温胆汤和导赤散,虽曾获得1次色黑量少的大便,但仍烦躁乱叫乱动,大便通而复闭,小便亦少。
## 30日用药
- 丹参:15克
- 生龙牡:各15克
- 菖蒲:10克
- 郁金:10克
- 白通草:5克
- 钩藤:15克
- 僵蚕:10克
- 地龙:15克
连服2剂,直至31日下午烦躁乱叫乱动始见好转,逐渐安静不吵,愿意下地玩耍,稍进稀粥,夜寐尚安,但大便仍未解,小便仍少。
## 9月1日用药
加牛黄解毒片2片
服后上午烦躁吵闹了一阵后,又渐安静不吵,饮食增加,中午安睡2个多小时,傍晚得大便1次,先硬后软,量多色黑,夜寐甚安。
## 9月2日用药
守方再进
上午仍烦躁,下午渐安静,烦躁时神昏手足震颤,安静时神清手足很少震颤,并有说有笑地玩耍,但有时还会叫“怕”。身热已退(36.8℃),手足回温,小便转长。
## 9月3日用药
烦躁渐除,神志清明,手足不震颤,即使到人多的地方去也不叫“怕”,精神、胃纳转佳,二便正常。
## 最终调理
守方加减调理而痊愈。
## 按语
(此处可添加医生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总结或备注)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