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张某
- 性别:男
- 年龄:26岁
- 初诊日期:2006年1月10日
主诉与现病史
- 主诉:双眼视力缓慢下降五年余。
- 现病史:5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曾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给予维生素B₁,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今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
- 既往史:无特殊。
眼科检查
- 右眼视力:0.05
- 左眼视力:0.07
- 眼底检查:双眼眼底可见视盘正常,视网膜呈毯状色素萎缩灶,并有黄白色结晶,视网膜上方可见到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区色素萎缩较重,可见部分脉络膜血管。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为:双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全身症状
- 全身无明显不适症状。
舌象与脉象
- 舌象:澹红、有瘀点
- 苔象:薄白
- 脉象:沉细
辨证思路
- 西医诊断: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
- 中医诊断:双眼高风内障
- 辨证:根据陈达夫教授的理论,视网膜属肝,眼内一切色素属肾,肝肾同源,故应责之于肝肾亏虚;结合病人的舌象和病史(久病多瘀),因此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有瘀滞。
- 治疗原则:补益肝肾、益精明目、活血化瘀。
- 方剂:驻景丸加减方
- 药物:楮实子15g, 菟丝子15g, 茺蔚子15g, 枸杞子15g, 车前子15g, 五味子15g, 丹参20g, 郁金15g, 红花10g, 夜交藤15g, 夜明砂20g, 三七粉(冲服)3g。
- 煎服方法:6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诊情况
- 服药6剂后:
- 右眼视力:0.08
- 左眼视力:0.12
- 眼底检查:双眼眼底可见视盘正常,视网膜呈毯状色素萎缩灶,并有黄白色结晶,视网膜上方可见到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区色素萎缩较重,可见部分脉络膜血管。
- 舌象:澹红、有瘀点
- 苔象:薄白
- 脉象:沉细
二诊辨证思路
- 治疗目的:控制病变的发展,延长病人失明的时间。
- 治疗效果:患者在综合治疗后感视力稍有提高,已属不易,说明治疗有效。
- 方剂调整:在驻景丸加减方的基础上加石菖蒲以开窍。
- 药物:楮实子15g, 菟丝子15g, 茺蔚子15g, 枸杞子15g, 车前子15g, 五味子15g, 丹参20g, 郁金15g, 红花10g, 夜交藤15g, 夜明砂20g, 三七粉(冲服)3g, 石菖蒲5g。
- 煎服方法:每2日1剂。
按语
- 驻景丸加减方: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常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多种眼病。
- 方中药物作用:
- 楮实子、菟丝子、枸杞子:补肾阴,补肾阳,阴阳双补,益精明目而养肝。
- 茺蔚子:补肝肾,通血脉,养阴明目。
- 三七粉:活血而通利血脉。
- 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虚明目。
- 车前子:利水清热除湿。
- 加减用药:丹参、郁金、红花活血化瘀;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络祛风;夜明砂为入厥阴血分药,为眼科治疗高风雀目的常选药。
- 治疗目的:控制病变的发展,延缓病人失明的时间。
- 临证思辨特点: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眼局部辨证为主;用药注重攻补兼施,在加减用药时注意开窍药的运用。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