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何焕
- 性别:男
- 年龄:62岁
- 初诊日期:1972年6月16日
病史
- 平素体健,仅在劳动后嗜饮酒。
- 既往史:搬运硫黄后多次发生四肢、面、耳部皮肤瘙痒,湿烂流水,某医院诊为“湿疹性皮炎”,经治疗后愈。
- 本次发病:1972年5月,全身皮肤起红疹,有灼热感,干燥,微有肿胀,部分皮疹糜烂。全身疲乏,骨节酸痛,夜间睡眠时如疟疾样寒战发热。某诊疗所检查,诊断为“急性过敏性皮炎”。曾用退热药、维生素C、苯海拉明,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等。10天后皮肤剧痒,背部、手掌和足底剥皮,转院治疗,诊为“剥脱性皮炎”,经补液,注射维生素,强的松等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两周后出院。但出院10天后,皮肤病又复发,继续治疗未能控制,且伴发热、烦躁不宁、睡眠差、疲倦、口干、四肢酸痛、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而来我科就诊。
体征
- 体温:38.5℃
- 面容:慢性病容,表情痛苦,面色苍黄,唇裂
- 舌象:舌红,苔薄黄少津
- 脉象:脉弦细而数
- 皮疹:头面、颈、四肢屈侧皮疹鳞屑脱落、轻度渗液,耳部肿胀,手掌背及足底皮疹脱皮、灼热、瘙痒、皲裂,步行困难
- 化验:
-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3000/立方毫米,中性17%,淋巴18%,酸性5%;红细胞420万,血红蛋白10克。血沉28毫米/小时。
- 小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
辨证
- 证型:风热郁表,血虚风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