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瘫失语(脊椎炎)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黄某某
- 性别:男
- 年龄:70岁
- 职业:原市政府科级干部
- 就诊时间:2002年11月13日至12月27日
病案简述
- 起因:2002年6月20日因排尿困难住某中医院,诊断为结肠炎、前列腺增生。治疗过程中进行导尿,导致失去知觉,进而引起语言失正及下肢不听使唤。
- 治疗过程:在症状未见好转的情况下带着导尿管到本所求治。三诊后病苦解除。
首诊概况(2002年11月13日)
- 体征:体似壮胖,语言蹇涩,头面赤红内有浊毒,下睑胞青晦(对应膀胱有瘀浊滞留);下肢湿肿,伸屈不灵(源于尿浊排不净,对抗疗法使浊毒滞留于下肢肌肤内。若再用激素治疗势必引起下肢皮炎、湿疹溃疡,小腿肌肤及脚盘因瘀浊下注而呈泥塑样肿硬。此类脾肠及肝肾的患者本人医案中接治过多例,现代医学称“嵴椎炎”,或小脑疾病)。
- 舌象:舌体偏短缩,形微歪(对应发音失正,肩项某一侧困痛),舌根厚苔浊腐(对应下焦伏湿前列腺增生,对抗治疗日久,势必酿成前列腺有钙化样积聚)。齿根淡肿,牙床多蛀(对应脾为湿困,肠滞尿浊未及时疏化排除,伏湿蕴火引起牙蛀)。准头及肢掌偏冷(表明肺脾肝阳气受损),下睑胞胀热(表明膀胱伏湿日久,湿久已生蕴热,蕴热日久则膀胱约束力衰败,故使排尿无力而滞留于内)。目内角有黄泥样伏毒(对应胆囊收放失正,胆内已有黄泥样结石)。六脉细弦有结代(脾为湿困,对应肝气不疏)。
辨证与治则
- 辨证:脾为湿困,运化失正,肝失条达,尿浊癃闭,失于宣泄,升降紊乱而致脑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