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证(邪在气分)验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隋某某
  • 性别:女
  • 年龄:2岁
  • 初诊日期:1974年11月18日

主诉

发热、腹痛3周,黏液大便10天。

病史

  • 发病时间:3周前
  • 主要症状:低热,流涕,5天后高热,腹痛
  • 治疗经过:西医院住院治疗,使用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后因大便培养发现假丝酵母菌,喉液涂片霉菌(+),改用制霉菌素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 转诊原因:大便培养发现假丝酵母菌,喉液涂片霉菌(+),转至我院留医

体征

  • 体温:T39.9℃
  • 精神状态:疲惫
  • 面色:潮红
  • 唇部:干裂,渗血
  • 咽部:稍红
  • 腹痛:不剧烈
  • 大便:每天2~3次,带有黏液
  • 心肺肝脾:未见明显病理体征
  • 舌象:质稍红,苔少
  • 脉象:濡数
  • 血常规:白细胞22.1×10°/L, 中性0.74,杆状0.04,淋巴0.19,大单核0.03

诊断

湿温证(邪在气分)

初次治疗

  • 药物:中药及西药制霉菌素
  • 西药:克霉唑、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
  • 效果:体温一度降至37.5℃,大便日1~2次,外阴仍有少许白膜样被覆,大便常规肺炎仍发现假丝酵母菌
  • 症状变化:体温又逐渐升高达39.8℃,并见咳嗽,口不渴,大便日9次,质同前

会诊后治疗

  • 舌象:质红,苔黄黑,脉数
  • 体征: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湿啰音,颈部及上胸部有斑丘疹
  • 血常规:白细胞16.55×10°/L, 中性0.8,淋巴0.11,杆状0.01,大单核0.04
  • 诊断:湿热之邪壅郁三焦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