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赵某
- 性别:男
- 年龄:4岁
- 就诊日期:1999年5月15日
初诊
1. 病史
- 主诉:感冒4日,右耳深部疼痛。
- 现病史:感冒第4天,发烧已退,但右耳深部疼痛。翌日更痛而难以承受,身体也同时出现疼痛。今日高烧,体温38.5℃,疼痛如雀啄,日夜难眠,大便两日未解,拒食狂饮,溲赤。
2. 体征
- 右耳鼓膜:窥测不清楚,深部已有黄色稠脓积潴,擦净后可见鼓膜充血,中央部已有细小溃孔,脓从内部排出,呈灯塔征,鼓沟及其附近也呈充血状态。
- 颈部:右颈颌下可扪到淋巴结肿,无粘连,无压痛。
3. 舌脉
- 舌象:黄腻苔
- 脉象:数(102次/分)
4. 诊断
- 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中医诊断:脓耳风邪化热证
5. 治疗
- 方剂:黄连解毒汤
- 药物:
- 川黄连 2g
- 黄芩 2g
- 黄柏 2g
- 甘草 3g
- 金银花 6g
- 苍术 3g
- 浙贝母 6g
- 煎服方法:3剂,水煎服,每日1剂
- 外用:黄柏水3支
二诊
1. 病情变化
- 症状:脓泄很多,质稠而厚,昨日起转为稀而色白。寒热退,食欲来,平静能眠,大便已解。
- 体征:外耳道脓液潴积,清除后可见鼓膜中央性穿孔,旁及鼓沟的充血消失,已还其正常状态。体温:36.8℃,舌薄苔,脉平。
2. 治疗
- 方剂:五味消毒饮
- 药物:
- 金银花 6g
- 菊花 6g
- 紫花地丁 6g
- 蚊休 6g
- 半枝莲 6g
- 白芷 3g
- 浙贝母 6g
- 桔梗 4g
- 甘草 3g
- 煎服方法: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
1. 病情变化
- 症状:脓液日见减少,一切进入正常状态,嬉戏而食欲旺盛。
- 体征:外耳道干净干燥,鼓膜溃孔残痕已模煳难见,舌薄苔,脉平。
2. 治疗
- 药物:丁半合剂2瓶,50ml,开水兑服,每日两次。第5日停药。
按语
- 按语:丁半合剂,乃干祖望拟订的协定处方之一,内含紫花地丁、半枝莲、金银花等品。与鼻渊合剂、参梅含片三药,俱为干祖望的王牌特效药,历30年而其誉不衰。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