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治肌衄案
案例一
- 患者症状:指缝中因搔痒遂成疮,有一小窍,血溅出不止。
- 治疗过程:用止血药及血竭之类亦不效,数日遂死。
- 治疗建议:适有道人云,此名发泉,但用多年粪桶箍,晒干,烧灰,敷之,立愈。
案例二
- 患者症状:耳后发际搔痒,亦有小窍出血,与前相似。
- 治疗建议:适有道人云,此名发泉,但用多年粪桶箍,晒干,烧灰,敷之,立愈。
评按
- 按语:人粪药名人中黄,性凉泻火。多年粪桶箍,经人粪浸渍,其性类人中黄。本案血出耳后发际,乃手足少阳经之分野,耳为肾之窍,当系肾阴虚而相火上炎所致者,故用粪桶箍灰泻火而止血,亢阳得泻,阴平阳秘,出血遂止。
- 补充说明:笔者80年代初,听陕北一名老中医讲过人中黄妙用的故事。此老者姓张氏,现已谢世。陕北闹红时,其年方弱冠,即参加了革命,系游击队之红小鬼。某年盛暑某日晚,老炊事员煮了一锅猪肉,第二天中午食前闻之,已变质发臭。限于当时的艰苦条件,舍不得弃之。老炊事员将一勺稀粪倒入锅内,搅匀加热,臭味顿除,香气四溢。此过程张氏目睹,颇有微词。老炊事员曰:“毛头小子,你知道个啥,不许喧哗。”张氏遵嘱不泄。及食之,甚香,全队队员交口称颂老炊事员烹饪技艺。由此可见,人中黄因性凉泻火,而具去腐之功。故《本草求真》云:“人中黄,书载功专入胃解毒,以其味甘故也。其解五脏实热,以其气寒故也。”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