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病因
痢疾多由外感湿热疫毒引起,少数为寒湿或内伤饮食积滞所致。湿热疫毒蕴结肠胃,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肠壁脂膜、脉络受损,以致下痢脓血赤白,故有赤痢、白痢之称。历来认为“白属气,赤属血”,“白为寒,赤为热”。宋爱老认为:“病有定局,有变局,这对初起定局、比较典型的证候而言,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但对久病或非典型的证候就不能一概而论,如血痢亦有虚寒,白痢亦有蕴热。需从脉舌症状综合辨证,才能有正确的判断。”
辨证
痢疾的辨证,首先应分清暴痢、久痢,其次需辨寒热虚实。张景岳说:“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
案例
暑痢热厥——白头翁汤加减
李某
- 性别:女
- 年龄:未提供
- 住址:未提供
一诊
- 日期:六月十六日
- 脉象:弦紧细涩
- 舌象:干糙焦灰
- 症状:暑温直逼厥阴,赤白下痢,腹痛支急,昼夜竟达三四十次之多,腰嵴如解,身痛如杖,头痛如噼,目眩口苦,干呕作恶,身热如炭,而犹凛凛恶寒,身穿棉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