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

1. 各种胃病时Hp的发病率

(1) 慢性胃炎

  • Hp感染的流行率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为70%~92%,萎缩性胃炎为44%~97%,肠化生者为59%~93%,异型增生者为87%~100%。
  • Hp根治后胃的炎症改善,Hp感染复发,炎症又再出现。
  • Hp与慢性胃炎间的关系,符合Koch定律,因而认为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2) 消化性溃疡(DU)

  • 全部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都有Hp胃炎,感染Hp可能是DU发生的先决条件。
  • 有80%非NSAIDs诱发的胃溃疡(GU)患者感染Hp。
  • 流行病学和追踪观察表明,胃窦胃炎发生于DU之前。
  • 经10年随访,组织学无胃炎133名中,只有1名发生溃疡(0.8%);有胃炎的233名中,29名(12.4%)发生溃疡。
  • 溃疡病具有多因素发病的特点,除宿主本身因素外,可能与菌株的变异性、不同菌株有不同的致溃疡潜力等因素有关。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 文献报道FD患者Hp检出率在39%~87%。
  • 虽然吞服Hp后可出现急性自限性消化不良症状,但Hp在FD症状产生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4) 胃癌

  • 由于胃癌发病率因不同地区、不同年代而有明显变化,故认为胃癌发病主要由环境因素决定。
  • Hp与胃癌相关最有力的证据来自3个前瞻性血清群体血清学研究,显示Hp感染者,胃癌发生率显着增高。
  • 估计大约35%~65%的胃癌可归因于Hp感染。

2. 中医对Hp感染的研究

(1) 不同中医证型时Hp的检出率

  • 中虚气滞组的Hp感染率、感染程度、侵犯深度及Hp寄生部位黏液细胞的坏死崩解、中性白细胞浸润等,均与其他证型有显着差异。
  • 作者等对1366例慢性胃病患者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定性检查,检测结果阳性者835例(61.13%)。

(2) 溃疡与胃炎的Hp阳性率

  • 溃疡439例,Hp阳性378例,阳性率为86.1%。
  • 慢性胃炎927例,Hp阳性502例,阳性率为54.2%。
  • 消化性溃疡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者,而以十二指肠溃疡组最为显着。
  • 胃窦部黏膜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示炎症程度轻、中、重者Hp阳性率分别为58.07%(205/353)、89.88%(255/284)、94.2%(178/189)。

(3) 不同中医证型Hp检出率

  • 湿、热、瘀等邪较单纯脾虚明显为高。
  • 反映邪盛时多有活动性炎症及糜烂、溃疡等胃黏膜损害征象。

3. 中医药对Hp感染的治疗

(1) 中药及复方对Hp的抑菌作用

  • 黄连、大黄、桂枝、延胡索、乌梅、三七、厚朴、党参、生地榆、枸杞子、连翘、马鞭草、黄芩、旋覆花、铁树叶、血竭、甘草、康胃冲剂、清热活血方和养阴清热活血方,对Hp有抑菌作用。

(2) 中药治疗

  • 中医界对Hp感染治疗的报道不少,多采用健脾、益胃、益气、理气、清热、化湿、凉血、活血等法则,相互配合组方。
  • Hp清除率在36.7%~76.6%不等。
  • 但均配有黄连、黄芩、白头翁、青黛、红藤、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大黄等清热解毒药。
  • “药对”、“药组”的研究也有初步观察,有人认为人参、丹参配牡丹皮或丹参配黄柏抑菌作用可增强,黄连、黄柏、乌梅、赤芍、白芍、牡丹皮、大黄、丹参、三七、白花蛇舌草等药中任何三者联用,均较单味应用抑菌作用增强。
  • 中药复方是根据Hp感染后机体的病证变化而用药,更符合中医辨证规律,既有清除Hp作用,副作用少,又能消除症状。

(3) 中西药结合治疗Hp感染

  • 用灭幽门螺杆菌煎剂(党参、木香、厚朴、丹参、乌梅、黄连、牡丹皮等),对Hp治疗4周清除率为68.0%,低剂量三联组为91.7%。
  • 灭幽门螺杆菌煎剂加低剂量三联组的清除率为100%。
  • 在治疗8周的根除率依次为76.0%、83.0%、97.4%。
  • 表明中药灭幽门螺杆菌煎剂和低剂量三联疗法合用,对Hp杀灭作用可以增强。

按语

著名胃肠病学家David Graham和GNT Tytgat等认为应把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当作感染性疾病,像治疗结核病那样来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因此对于慢性胃病检测Hp感染情况,对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病的预防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治疗应在中医扶正祛邪理论指导下,从扶正(主要是健脾)、调中(主要是调理胃肠功能)、祛邪(主要是清热解毒)3个方面,精选药物,优化配组,立法组方,以根除Hp为目标,疗程考虑2~4周,以求获得确切的疗效,从而对Hp相关性胃病的治疗和胃癌的防治作出贡献。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