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泻火解毒治疗类风湿继发干燥综合征
患者信息
- 姓名:房某
- 性别:女
- 年龄:66岁
- 医案编号:091Q097
- 初诊日期:2009年9月11日
主诉
四肢多关节肿痛7年,加重2周。
现病史
- 既往史: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曾于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予静脉点滴葛根素、骨肽,口服白芍总苷、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后好转出院。出院后因服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出现外阴溃疡,遂自行停用。此后关节症状反复发作,累及双肩、双肘、双腕、双手小关节、双膝、双踝关节,每于受凉及劳累后加重,曾用泼尼松10mg,日1次(现已逐渐减量至1.25mg,日1次)。
- 2009年4月底于海淀医院住院,予口服雷公藤2粒,每日3次,因自觉口干症状明显并同时出现皮肤颜色发黯而自行停用2周,后关节肿痛加重。
- 就诊时:双肩、双肘、双腕、左手大指及第4指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2指掌指关节、双膝关节肿痛,晨僵>1小时,握拳、行走困难,口唇干,多汗,纳可,眠安,大便干。
体征
- 舌象:舌黯红,苔薄白少津
- 脉象:脉细数
辅助检查
- 血沉:37mm/h
- C反应蛋白:24.9mg/L
- 类风湿因子:715.0IU/ml
中医诊断
- 诊断:痹证(类风湿关节炎)
- 证属:热毒痹阻
证候分析
患者因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邪郁日久化火成毒,流注经络关节,郁闭气血,津液不化而成湿,血脉不利则成瘀,热毒湿瘀互结,发为关节红肿,痛不可触。热毒炽盛,津液被灼,故汗出、口干渴,大便干。热毒耗伤气阴故疲倦。证属虚实夹杂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