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灰散医案

案例概述

蒲灰散一方,今人已少用。世人都认为蒲灰即蒲黄,实则不然。钱太医认为“厥”而皮水之“厥”为皮水溃烂,因水伤阳气而厥冷,此说颇为谬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从未有以“厥”为溃烂的记载。此乃陈修园之盲从,不可为训。

药物与治疗

蒲灰即溪涧中大叶菖蒲。其味咸能降,味辛能开。王一仁在广益医院治病时,遇一钱姓男子,腹如鼓,股大如五斗瓮,臂如车轴,头面皆肿,遍体如冰,气咻咻若不续,众人皆认为必死无疑。王一仁与刘仲华商议,取药房中干菖蒲一巨捆,炽炭焚,得灰半斤,随用滑石和研,用麻油调涂遍体,以开水调服一钱,日三服。次日肿减大半,王一仁见有效,益厚涂之,改服二钱,日三服,三日而肿全消,饮食谈笑如常人。此证明经方之妙,不可思议。

案例二

前数年前,予在家乡治一谢姓小儿,茎及睾丸明若水碧,令制而服之,一夕得小便甚多,其肿即消,唯腹满不减,继以姜辛术附,后因急赴沪,不复知其究竟。甲戌十一月,闻此儿已十四岁矣。

案例三

庚午秋,治一海潮寺路宋姓小儿水肿,用蒲灰散。但其人手足不冷,小便清,内服麻黄附子细辛汤,佐以五苓、冬葵子、车前子;外敷蒲灰散,早夜调服一钱。五日而肿全消。每一日夜,小溲十七八次。

按语

《金匮》曰:“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 曹颖甫:蒲灰散一方,今人不用久矣。世皆论蒲灰为蒲黄,其实不然。
  • 任应秋:曹颖甫指明“蒲灰散之蒲为大叶菖蒲,一改尤在泾言香蒲之旧例”,“均足以见功夫的纯熟,绝非徒托空言者”。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