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呕吐泻泄医案

案例描述

  • 患者信息:吴氏子,周岁
  • 主要症状:发热、呕吐、泻泄并迫,烦躁不能少睡,大渴饮水不止
  • 治疗过程
    • 初诊:医者误以为脾胃不足之呕,虚阳外发之热,津液下陷之渴,与七味白术散一服。
    • 病情恶化:遂至两目上吊,角弓反张,肢体痉强,牙紧气促,唇口齿舌干燥不可解。
    • 再诊:余知此症乃疫邪传胃,未经清解,以致协热下利。直以葛根芩连汤一服,病气大退。
    • 后续治疗:再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两剂而安。

评析

  • 疾病概述: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泄泻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功能失常所致。
  • 辨证要点
    • 从大便的性质、气味、颜色等方面分辨病因病性。
    • 从病程、起病、便次、精神状态、面色等方面区别病情轻重。
    • 从病势及腹痛、呕吐、小便等方面辨认邪正盛衰。
  • 预后:泄泻轻者预后良好,若起病急骤、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则阴竭阳脱;久泄迁延不急者,则易转为疳证或慢惊风。
  • 案例分析
    • 症状:发热吐泻并迫,烦躁不寐,大渴饮水不止。
    • 误诊:前医认为脾虚吐泻、虚阳外浮之身热,拘泥于白术散为渴、泻圣药之说。
    • 病因:因胃肠热盛、急泄伤阴,故见烦躁不寐,大渴饮水不止。
    • 正确诊断:谢氏深知此痉是由于疫邪传胃、表邪未解、挟热下利又误服温补而成。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