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1. 病例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邵某
  • 性别:女
  • 年龄:35岁
  • 职业:公务员
  • 籍贯:常德市鼎城
  • 就诊时间:2008年6月3日

2. 初诊信息

2.1 主诉

两年来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感,伴睡眠欠佳。

2.2 体征

  • 精神抑郁
  • 烦躁
  • 善太息
  • 嗳气
  • 咳嗽
  • 大便溏软,一日二次
  • 舌淡苔白
  • 脉弦

2.3 辨证

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

2.4 治法

疏肝理气,解郁化痰。

2.5 方药

  • 法半夏:15g
  • 川朴:10g
  • 云苓:15g
  • 香附:12g
  • 郁金:8g
  • 苏梗:15g
  • 柴胡:8g
  • 白芍:15g
  • 薄荷(后下):6g
  • 甘草:6g
  • 生姜:3片
  • 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3. 二诊信息

3.1 服药后症状

  • 服上药后症状减轻
  • 咽喉仍有异物感
  • 微咳
  • 伴少量黏液性痰涎泡沫
  • 烦躁大减
  • 舌红薄白苔
  • 脉缓带弦

3.2 治法调整

上方加川贝、桃仁。

3.3 方药

  • 法半夏:15g
  • 川朴:10g
  • 云苓:15g
  • 香附:12g
  • 郁金:8g
  • 苏梗:15g
  • 柴胡:8g
  • 白芍:15g
  • 薄荷(后下):6g
  • 川贝(打碎,布包):8g
  • 桃仁:10g
  • 甘草:6g
  • 生姜:3片
  • 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3.4 服药后效果

服药后诸症渐平,予以逍遥丸善后,随访三年未发。

4. 按语

“梅核气”一名始见于《古今医鉴》,而《金匮要略》只载其证治而无此名。临床上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属中医内科“郁证”范畴。多因郁怒伤肝,情志不遂以致肝的条达疏泄功能失常,日久而成证。症状以咽喉部似有异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治疗较为棘手。方中半夏、厚朴、茯苓降逆化痰;苏梗、生姜利气散结,酌加香附、郁金、柴胡、薄荷增强理气降逆化痰之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